小班教案語言
小班教案語言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用簡單的句子談論自己父母的工作。
2、引導幼兒圍繞“快樂一家人”這一話題進行談話,使幼兒樂意參與個別交談與集體談話活動。
3、培養幼兒愛家庭的情感,知道關心長輩,聽大人的話。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重點難點
重點:讓小朋友主動說,暢所欲言。
難點:幼兒表達能力有限,可能活動準備對父母工作等了解不夠。
活動準備
1、實物玩具:喜羊羊、狗、熊。
2、每個幼兒一張“全家福”照片。
3、錄音機、磁帶。
4、讓幼兒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活動過程
(1)放錄音《世上只有媽媽好》,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動作。
(2)請兩位幼兒講一講“家里有誰”要求語句完整。老師:小朋友家里除了媽媽以外,還有誰呢,誰愿意到前面來拿自己的照片講給大家聽,而且要把話說完整。教師利用實物投影,讓幼兒看著畫在講。
(3)請其余小朋友從在圖片上拿照片,自由交談“照片上有誰?”
(4)引導幼兒圍繞話題交談,出示動物玩具,引起幼兒興趣,“他們也想聽聽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么,在家經常做什么事,幫不幫做家務。”請幼兒自由交談,教師參與個別交談。
(5)請兩名幼兒上臺講給大家聽,對于講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讓他獲得玩具。
(6)階段小結。老師:現在老師要請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著自己的照片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家有誰?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么?他們經常在家做什么事?”讓幼兒注意傾聽問題,回答,把話說完整。
(7)總結評價、結束活動。老師:小朋友都是聽話的好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每天上班很累,所以小朋友要好好表現,在家聽爸爸媽媽的話,在幼兒園聽老師的話,好嗎?請小朋友輕輕地站起來,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游戲。
(8)放錄音《我上幼兒園》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動作
教學反思
1、在幼兒活動過程中,自由主動講訴,其他小朋友認真傾聽,幼兒從中被理解、尊重、接納,確定了一定的自信心。
2、與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中,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在情感、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3、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個性特征,是整個學前教育的關鍵,我們幼師應該不辭辛苦,耐心、責任心要到位,是孩子健康成長。
小班教案語言篇2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愛清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會朗誦兒歌,學習詞匯:清潔。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小雞、小鴨、貓、狗圖片四幅,自制教學掛圖四張。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唱一首好聽的歌,看誰唱的最好聽。
(復習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小雞、小鴨、小貓、小狗、小青蛙)
2、小朋友唱的真不錯。小動物們也聽見了,看看誰來了?
——出示小鴨的圖片。
教師提問:這是誰呀?小鴨怎樣叫的呀?幫助幼兒完整的說出一句話:小鴨叫,嘎嘎嘎。
——同上,分別出示小雞、小貓、小狗的圖片,幫助幼兒學習相應的短句。
3、小雞、小鴨、小貓、小狗都特別懂事,它們都是愛清潔的好孩子。你們看,小鴨看見了什么呀?
(出示教學掛圖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并學會一句完整的話:小鴨叫,嘎嘎嘎,叫我剪指甲。)
4、小雞、小貓、小狗又看見了什么呢?(出示教學掛圖2、3、4,幫助幼兒學會相應的短句。
5、小朋友說的真好,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兒歌,名字叫《愛清潔》。教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
6、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習兒歌《愛清潔》。
(加上小動物的匹配動作,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反思:
這首兒歌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活動材料準備充分,活動過程緊湊,通過“模仿動物叫聲(引起幼兒興趣)-----結合動物圖片(感受兒歌前半句)----結合教學圖片(理解兒歌內容)-----教師完整示范朗讀(完整感知兒歌)-----木偶表演(分段朗讀兒歌)----木偶表演第二次(完整欣賞)-----紙偶操作(幼兒跟讀)”等環節,層層遞進,讓幼兒在“聽聽、看看、做做”中感興趣的理解了兒歌,學習了兒歌,達到了教學的效果。教學過程中因為采用了木偶和紙偶的操作演示,幼兒特別感興趣,雖然在最后的“紙偶操作”環節時間長了點,但幼兒的興趣點還是很高的。不過最后的這“紙偶”操作可適當的調整到第二課時中,這樣教學效果也許會更好。
小班教案語言篇3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繪本內容,知道尿床是一件難為情的事。
2、能夠根據食物猜出尿床的小動物,大膽表述小熊沒有尿床的原因。
3、愿意養成不尿床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小兔、小貓、小猩猩、小象、小熊圖片、PPT
三、活動重點:
能夠根據食物猜出尿床的小動物,大膽表述小熊沒有尿床的原因
四、活動難點:
為自己能養成睡前尿尿不尿床的`好習慣而自豪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小熊圖片)。
1、小朋友,今天來了一個小客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小熊)
2、讓我們一起來和小熊打個招呼吧。
3、小熊還請來了很多好朋友,看看都有誰?(出示小動物的圖片)
(二)根據食物猜測尿床的小動物,用故事里的話進行表述。
(三)大膽表述小熊沒有尿床的原因教師小結:因為小熊每天睡覺前都會去廁所小便,即使要小便了也會馬上爬起來去廁所,當然不會尿床嘍。
(四)探討如何養成正確尿尿的好習慣。
1、小朋友,請你想想我們怎樣才能和小熊一樣做個不尿床的好寶寶呢?(引導幼兒說說在幼兒園里我們睡覺前要做些什么呢?)
2、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太棒了,只要我們在睡覺前先上一個廁所,有小便的時候自己起來上廁所,或者睡前不喝水就不會尿床了。
(五)完整欣賞繪本故事1、其實呀,這些小動物都隱藏在一個有趣的故事里,你們想聽嗎?2、播放音樂,完整欣賞繪本
(六)結尾。
小班教案語言篇4
活動目標:
1.在扮演角色的游戲過程中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樂意參與學習和表演兒歌的活動。
2.理解詞:抬、大街。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菜場情景、小籃子
活動重點:
在游戲中理解“抬”
活動過程:
一.情景游戲:買菜
1.(出示籃子)我的手里拿了什么?我提著籃子去干什么?
2.游戲
a.請一個幼兒陪媽媽去買菜
b.選菜:我們選了些什么菜?
c.抬菜;這么多菜,你愿意幫媽媽嗎?怎么幫?我們一起抬回去好嗎?
二.欣賞、學習兒歌
1.欣賞:買菜的游戲真有趣,我把它編了一首兒歌名叫《買菜》
2.學習兒歌
a.集體朗誦
b.分組練習
1.許多小朋友都想做我的乖乖陪媽媽去買菜這回一邊走一邊要和媽媽一起說說話(將幼兒分成兩半,先后陪媽媽去買菜,同時念兒歌)
2.幼兒模仿抬菜的動作理解并記住詞“抬”
三.改變個別名稱,鞏固練習兒歌
如:改變菜的名稱、改變人物的稱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班教案語言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冬天大雪紛飛,打雪仗,堆雪人,這些奇妙的景色,有趣的戶外活動,會引起幼兒極大的好奇和興趣,我們正是利用這神奇的自然現象作為引球,開展以冬天為主題的活動。用各種形式激發幼兒從動腦,動口,動手,使其在豐富自然科學的同時培養其對物的分類,及對藝術的表現能力,并鍛煉他們的意志,陶冶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感受、觀察、鍛煉、聽故事及各種游戲活動,讓幼兒知道冬天明顯特征。
2、學習用簡短的語言進行描述。
3、了解動物,植物過冬的方式
4、教育幼兒冬天不怕冷,堅持上幼兒園,堅持鍛煉身體,積極參與集動活動,體驗鍛煉的樂趣,培養幼兒勇敢的精神和堅強的毅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冬天的特征,了解雪的特征,體驗冬天的特別之處。
活動準備
大幅冬天背景圖一張,有關動物,植物過冬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冬天來了
1、音樂表演<<雪花姑娘>>導入主題——冬天來了。
2、請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說一說冬天的感受(天氣冷,手凍僵了......)。
3、.出示畫面,激發幼兒尋找冬天的樂趣,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冬天的主要特征,啟發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較連貫描述觀察的結果,豐富幼兒已有的經驗。
二、尋找冬天
1、把幼兒帶到戶外找冬天,并進行提問、談話。
2、你站在這里感到怎么樣?(很冷)
3、冬天的風吹在身上,耳朵上,吹在臉上感覺怎么樣?(幼兒自由談論)
三、動物過冬辦法多
聽故事<<小松鼠找朋友>>,請幼兒講述動物過冬的辦法,并將相應的動物圖
片貼入背景圖中,幫小動物安家。
在幼兒觀察,講述的基礎上教師簡單歸納動物過冬的辦法(有換皮毛的.有冬眠的.有儲存糧食的.有飛往南方的)強調動物有適應季節變化保護自己的能力。
四、植物過冬辦法多
1.引導幼兒思考:人和動物都有辦法度過寒冷的冬天,植物用什么方法過冬呢?
2.通過看圖片,觀察實物知道樹木有落葉樹和常青樹幾種,了解他們的過冬方式。
3.出示黃瓜西紅柿,鮮花,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討論:這些都是春夏的蔬菜.鮮花,為什么冬天也有呢?(讓幼兒了解大棚養殖,玻璃暖房種植,給樹捆草繩等人們幫助植物過冬的方式。
五、美麗的雪景
1.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能留住冬天嗎?(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不停地輪回的)。
2.討論留住冬天的辦法。
3.分組活動(折剪雪花.畫雪人,幫小動物安家)然后合作布置一幅美麗的冬景圖,把冬天留在我們的教室里。
活動延伸
暖和我們的身體
帶幼兒到戶外做走跑跳等交替動作的游戲,使幼兒知道冬天的天氣寒冷,多活動能使身體暖和,教育幼兒不要怕冷,積極參與集動活動,體驗鍛煉的樂趣,培養幼兒勇敢的精神和堅強的毅力。
小班教案語言篇6
活動目標:
1.冬天不怕冷,知道多做運動可以使身體暖和。
2.喜歡聽故事,愿意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表達。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幻燈、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老師講故事
邊講故事邊播放幻燈
提問:
1.小伙伴們在干什么啊?小老虎看見伙伴們玩得那么開心,他怎么想的啊?
2.好開心哦,他們在玩什么呀?
3.雪地上的是什么呀?看看是不是小老虎的圍巾、帽子?他們為什么把帽子圍巾脫下來啊?
二、經驗回憶
提問:小朋友今天剛來幼兒園,現在的手暖和不暖和呀?冷不冷啊?你們在冬天的時候有什么辦法可以使自己暖和起來啊?
三、親身體驗
1.(放音樂)我們一起來鍛煉,讓我們暖和起來。
2.去翻斗樂玩還會不會冷啊?(會出汗)我們先脫件衣服。
小班教案語言篇7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引導幼兒注意畫面之間的關系,理解故事情節。
2.啟發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展開想像,引發獨創性思維和豐富的想像。
(二)情感目標
培養幼兒樂于與同伴分享的美好情感。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每人一本操作卡片構成的圖書《蘿卜船》,每一頁有字體較大的簡單句子提示。
(二)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一些字、詞。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己閱讀圖書。
教師告訴幼兒書的名字,讓幼兒自己閱讀一遍。指導幼兒正確地翻閱圖書。
(二)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
教師與幼兒一起看書,并提出一些問題,以幫助幼兒觀察和討論畫面的內容,讓幼兒串連前后畫面,從而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
1.幫助幼兒感受故事所表達的意愿:小老鼠咬蘿卜,為什么?小老鼠咬蘿卜,是準備把它吃掉,還是干什么?引導幼兒看下一幅圖。
2.小老鼠、小青蛙坐在船上,喜鵲媽媽和她的娃娃也來乘船。讀:“船太小,坐船的太多,怎么辦?動物太多會發生什么呢?”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展開想像。
3.請幼兒想出多種辦法幫助小船不被打翻,鼓勵不同尋常的辦法。
(三)請幼兒繼續看書,一步步地讓幼兒根據問題來翻看每幅畫面。
1.咦,小船開動了,船上只剩下兩只喜鵲娃娃,其他動物到哪里去了?讀:“小小船,開得快,動腦筋,好辦法?!痹瓉硎窍铲o媽媽在天上引路,小老鼠和青蛙在水里推著小船。
2.讓幼兒來表演這個情節,感受這段所表現的情感。
(四)圍繞閱讀重點討論。
1.你喜歡《蘿卜船》這本書里的小老鼠嗎?當它有了蘿卜船,它是怎樣做的?(引導幼兒說出小老鼠有了蘿卜船就請小青蛙、喜鵲媽媽和她的娃娃一起來乘坐。讓幼兒從中感到“分享”的情感)
2.你還喜歡書中的哪些小動物?為什么?
3.如果你發現一只大蘿卜,你會用它做什么?啟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五)歸納閱讀內容。
幼兒再翻閱一遍圖書,教師帶領幼兒邊翻書邊講故事。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讓幼兒認識船的外形結構及其用途,加深幼兒對船的了解。
藝術:通過讓幼兒欣賞歌曲《空中的小船》,啟發幼兒想像坐在月亮船上的情境。
五、生活中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翻閱圖書,激發幼兒閱讀圖書的興趣。
六、環境中滲透在活動室內為幼兒準備一些頭飾(道具)進行表演游戲,復習《蘿卜船》內容,感受其中的情感。
七、家庭中滲透請家長配合引導幼兒看一些故事書,教給幼兒正確閱讀圖書的方法,激發幼兒早期閱讀。
小班教案語言篇8
螞蟻和西瓜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閱讀活動,體驗螞蟻合作運西瓜的樂趣。
2、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團結就是力量。
3、能大膽猜想故事情節并愿意在集體面前表達。
活動準備:
教師自制PPT:《螞蟻和西瓜》。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圖片,教師: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師小結,引出故事。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嘗試模仿小螞蟻的動作。
(1)教師出示圖片一,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樣的西瓜?你覺得小螞蟻會想干嘛呢?
(2)教師小結:小小的螞蟻看到了這么大的一塊西瓜,他們想要搬回去,可是搬得走嗎?
(3)教師繼續出示圖片。教師:小螞蟻是怎么搬的?你能學學它的動作嗎?(用動作表示)它搬起來了嗎?為什么?(西瓜太大了)
3、教師激發幼兒幫助小螞蟻的愿望,鼓勵幼兒大膽猜想故事情節。
(1)教師:“哎呀,這四只螞蟻都搬不動這個大西瓜,它們的心情會怎樣?(著急)我們一起幫它想辦法好嗎?
(2)請幼兒自由討論。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繼續講述故事。教師:我們來看看小螞蟻們在干嘛?平時小螞蟻有東西搬不動的時候就會叫上自己的小伙伴一起來幫忙,這一次他們又會怎么做呢?
(4)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5)請幼兒大膽猜測許多螞蟻來了能不能搬走大西瓜?
(6)教師揭曉答案,并講述故事結尾。
4、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大膽猜想故事結尾,感知故事的趣味。
(1)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傾聽。
(2)教師:你喜歡故事中的小螞蟻嗎?為什么?
(3)教師小結:小螞蟻搬不動西瓜時,懂得請朋友幫忙,是其他朋友幫助了它,小螞蟻真高興,團結力量大!所以我們遇到困難也要團結起來,互相幫助。
5、揭曉繪本的名稱,鼓勵幼兒繼續閱讀。
活動延伸
在區角投放表演材料,鼓勵幼兒分角色大膽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