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約用水主題的教案
關于節約用水主題的教案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水資源對我們的重要性,樹立一種生態環境危機感,使學生掌握一些環境科學知識。
2、能提出解決水污染問題的教案和關于節水方面的具體切實可行的建議。
二、活動準備
1、學生在家中觀察統計用水情況想想怎樣才能節約一部分水,哪些地方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其它方面可以怎樣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并做出記錄(水表各月走了多少)。
2、請家長幫助學生查找有關節水資料。
三、活動過程
1、班長宣布:“節約水資源,從我家開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班干部介紹活動內容及要求。
2、教師介紹地球上的水
如:飲用水緊張,水體慘遭污染,我國的水環境問題,水環境在惡化,城市嚴重缺水……
3、學生討論
①在我們家中有哪些需要用水的地方?
②做飯、飲用、洗衣服、墩地、沖廁所、洗澡……
4、那么請同學們再想一想在我們用水時有哪些浪費的觀象?
學生舉例:
①洗衣服時洗衣機用水量比用手洗費水多得多。
②刷碗時放著水籠頭一個碗一個碗地沖很費水。
5、教師引導:我們怎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呢?
6、學生教師共同討論:我們在家庭中應該如何節水?
分類總結
A、樹立惜水意識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愛惜,而浪費揮霍。當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量并在豐富,地區分布不均勻,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資源更加緊缺,自來水其實來之不易。節水要從愛惜水做起,牢固地樹立“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的信念,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
B、養成好習慣
據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與浪費水有關的習慣很多,比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為了接一杯涼水,而白白放掉許多水;先洗土豆、胡蘿卜后削皮,或沖洗之后再擇蔬菜;用水時的間斷(開門接客人,接電話,改變電視機頻道時),未關水龍頭;停水期間,忘記關水龍頭;洗手、洗臉、刷牙時,讓水一直流著;睡覺之前、出門之前,不檢查水龍頭;設備漏水,不及時修好。
C、用節水器具
家庭節水除了注意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以外,采用節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有的人寧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換節水器具,其實,這么多交水費長期下來是不合算的。節水器具種類繁多,有節水型水箱、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等。從原理來說,有機械式(扳手、按鈕的)和全自動(電、磁感應和紅外線遙控)兩類。
D、查漏塞流
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開玩笑。要經常檢查家中自來水管路。防微杜漸,不要忽視水龍頭和水管節頭的漏水。發現漏水,要及時請人或自己動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時修不了的漏水,干脆隨時用總節門暫時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龍頭,把水龍頭的水門擰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樣的時間里流失水量也減少一半。
E、洗澡節水
用噴頭洗淋浴:
(1)學會調節冷熱水比例。
(2)不要將噴頭的水自始至終地開著,更不應敞開著。
(3)盡可能先從頭到腳淋濕一下,就全身涂肥皂搓洗,最后一次沖洗干凈。不要單獨洗頭、洗上身、洗下身和腳。
(4)洗澡要專心致志,抓緊時間,不要悠然自得,或邊聊邊洗。更不要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要記住:時間就是水!
(5)不要利用洗澡的機會“順便”洗衣服、鞋子。在澡盆洗澡,要注意:放水不要滿,1/3-1/4盆足夠用了。
F、廁所節水
(1)你如果覺得廁所的水箱過大,可以在水箱里豎放一塊磚頭或一只裝滿水的大可樂瓶,以減少每一次的沖水量。但須注意,磚頭或可樂瓶放得不要妨礙水箱部件的運動。
(2)水箱漏水總是最多,進水止水橡皮不嚴,灌水不止,水滿以后就從溢流孔流走;出水口止水橡皮不嚴,就不停流走水,進水管不停地進水。
(3)用收集的家庭廢水沖廁所,可以一水多用,節約清水。
(4)垃圾不論大小、粗細,都應從垃圾通道清除,而不要從廁所用水來沖。
G、一水多用
(1)洗臉水用后可以洗腳,然后沖廁所。
(2)家中應預備一個收集廢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證沖廁所需要的水量。
(3)淘米水、煮過面條的水,用來洗碗筷,去油又節水。
(4)養魚的水澆花,能促進花木生長。
四、班主任總結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只有大家都注意節水了,水荒才能遠離我們而去,生活才會安定和諧,環境才會優美舒適。我們青少年明白這些道理以后,不但要自己身體力行,還要做好宣傳工作,告訴親朋好友,讓大家都來節水。這也是我們力所能及為社會做貢獻啊
關于節約用水主題的教案篇2
一、實施時間
20__年全年
二、具體內容
1、開展“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宣傳工作。2017年是第二十五個“世界水日”,今年聯合國確定“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Wastewater(廢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長制”。
計劃3月份利用微信、_網站、防汛平臺、新聞媒體、廣信大廈電子屏幕、展板等媒介發布信息,大力進行水法宣傳報道;在全市水利系統開展水利知識競賽;組織人員進學校、進社區開展節水知識宣傳等活動。通過開展一系列節水教育和實踐活動,使廣大群眾了解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性、緊迫性,樹立“愛水節水”的觀念,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計劃3月22日在__市水利局舉辦大型水利知識競賽活動,參加人員為各縣市區水利(水務)局。競賽內容以新頒布的《江西省水資源管理條例》、《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為主,涵蓋水利有關法律、政策及相關知識。競賽分為必答題、搶答題、附加題三部分,根據最終得分評選出各獎項。要求每個縣市區水利局都要派出三名人員參加,在3月15日之前將參賽人員名單上報至__市水利局水資源科。
2、推進“三條紅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工作。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用水效率控制紅線管理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管理,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制度,建設資源水利。以水資源開發、配置、節約、保護為重點,強化用水需求和用水過程管理,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促進水資源利用方式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使__市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
計劃5月份之前,在__電視臺完成專題報道一次;在__日報發文一篇。
3、開展__市入河湖排污口集中整治工作。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全市105個入河排污口登記、合并、論證、審批、拆除或關停工作,嚴厲打擊非法設置入河湖排污口和偷排、不達標排放行為,進一步加強入河排污口的規范化管理,最終使河渠內的水質穩定達標,河道水質普遍改善,提升流域內生態環境質量。
計劃6月底之前完成全部排污口集中整治工作。
4、召開全市水資源管理工作座談會。根據2016年我市水資源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2017年水資源工作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水資源管理重點工作任務。
計劃8月份之前召開全市水資源工作座談會。
5、召開水資源論證編制單位及評審專家座談會。根據2016年我市水資源論證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2017年水資源論證工作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進一步提高我市水資源論證工作水平。
計劃12月份之前召開水資源論證編制單位及評審專家座談會。
6、開展節水型載體建設工作。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全面推進各行業節水,為實現我市節能減排目標提供可靠保障。在全市重點用水工業行業推進節水型企業建設工作,引導企業加強節水管理和技術進步,加快轉變工業用水方式,帶動行業用水效率的提高;繼續推進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設,加快推進城鎮供水管網改造,加快推廣普及生活節水器具,強化生活和服務業節水;強化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積極推進其他用水大戶計劃用水。
7、完善農業灌溉節水管理制度。加強農村水利工作,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強已建市管大型灌區發證和灌區取水監控計量設施安裝工作;開展一次大型灌區取水日常監督管理。各縣(市、區)水利局根據中型灌區取水許可管理權限;認真完成轄區內灌區取水許可工作清查、梳理工作,制訂推進工作教案。
8、開展__市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立足__市特色,定期遴選發布我市用水產品、重點用水行業、重要公共機構及大中型灌區的“領跑者”名單及其水效指標,表彰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先進工作者,并積極推薦我市符合條件的用水產品、企業和灌區進入市水效領跑者目錄,通過標桿引領、標準引導、政策鼓勵、強化宣傳,鼓勵相關用水單位學習、趕超水效領跑者,帶動全市用水效率不斷提升,促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與發展。
9、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加快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總量指標管理和強度致電管理。各縣(市、區)結合已開展的水量分配成果,將用水總量控制指標落實到行業、大戶、流域和水源;制定年度控制目標,全面分解、落實用水效率指標控制體系,嚴格用水定額和計劃管理,強化行業和產品用水強度控制。
10、穩步推進水權制度改革。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堅持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節約保護和高效利用,加快推進我市水權試點工作,明晰水權,建立和完善水權制度體系,構建行政管理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水權制度體系,維護用水者權益,以水資源的永續利用支持__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有關要求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各縣(市、區)水利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把節水管理、節水宣傳作為重點工作,并相應成立活動領導小組,明確各自任務,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2、加大力度,擴大宣傳面。各縣(市、區)水利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深入到機關、企業、社區、學校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水宣傳活動,要進一步擴大宣傳面,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節水活動,增強節水意識,使節約用水成為自覺行為、良好習慣和社會美德。
3、加強培訓,確保長效節水。各縣(市、區)水利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進節水技術的普及,充分利用各級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微信等媒體對新的節水技術進行普及,從農業灌溉節水、城鎮生活節水、工業企業節水等方面開展節水技術的推廣教育,切實把節水工作落到實處,完善節水制度,確保節水工作的長效性。
關于節約用水主題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感受水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探索水,保護水的意識。
2、通過搜集信息與實驗體驗培養學生關愛自然的意識。
3、能夠用多種辦法收集資料,并進行簡單的整理和應用。
教學重點:了解水的作用,節約用水。
教學難點:因溫州地區水資源充足,學生難體會“缺水”。
教學時間:20__、11、29
主持人:紀雨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萬物之靈、地球體內的血液、大自然賜予人類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晶瑩剔透、激昂澎湃、浩瀚如云
你們知道這些美好的詞匯都是描寫什么的嗎?
2、對,水是大自然賜給人類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這節班會課,我們就來聊聊節約用水的話題。
二、水的用途
1、身邊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2、除了在生活中離不開水以外,水還有哪些用途?
三、水的現狀
1、地球上的水資源現狀。
地球表面有水很多,但大多都是咸水,利用扇形統計圖來告訴學生淡水資源只占地球水資源的一小部分。
2、通過一個小游戲來說明地球上淡水的情況以及人類實際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
3、我國以及我們身邊的水資源情況
(1)中國在水資源方面的現狀
a、我國的水資源也是嚴重匱乏的,人均僅擁有水資源2200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僅占世界平均數的1/4,是世界最缺水的13個國家之一。
b、看一段視頻和一些圖片,來感受中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
(2)我們身邊的水資源情況。板書“身邊”。
4、國家在節約用水方面的一些舉措。
四、算一算
1、平日刷牙時的用水習慣。
2、算算不同的刷牙用水方式所需要的用水量的多少。
3、由身邊的小事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板書“從小事做起”。
五、金點子
1、在節約用水方面,你還有哪些好的金點子想和大家分享?
2、學校在節約用水方面開展了哪些活動。
六、拓展
1、增加的一個好習慣:和父母一起節約用水。
2、制作節約標語: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
關于節約用水主題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體會水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懂得節約用水。
2.學會講述水的用途。
3.了解水的二次利用。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水的用處很大,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
難點:懂得水可以二次利用。
活動準備
花草頭飾若干,錄音帶、錄音機。請大班幼兒扮演“小水滴”。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游戲:關緊水龍頭。
①一半幼兒扮演“花草”,一半幼兒跟隨老師給“花草”澆水,“花草”和澆水的幼兒快樂地跳起舞。
②突然,聽到一陣哭聲,小朋友都停了下來,老師循聲找到了正在傷心哭泣的“小水滴”。
師:小水滴,你為什么哭呀?
小水滴:滴滴答、滴滴答,有個小朋友洗完手沒有關緊水龍頭,把我給白白浪費了。
師:小水滴,你別哭,讓我們小朋友來幫助你。
師:誰來幫助小水滴,讓小水滴高興起來?
幼兒討論并回答。
二、談話:水的用處大
1.水有什么用?
2.除了我們人需要水,還有誰也需要水?
3.如果沒有了水會怎么樣?
4.我們要怎樣節約用水?
小水滴: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水的用處真大,我們要節約用水。
三、談話:水的二次利用
1.大班的姐姐提一桶水進來,說:“小水滴,我能把洗過手帕的水倒掉嗎?”
2.小水滴:“不能倒,不能倒,我還有別的用處呢。”
3.師:“小朋友,洗過手帕的水還能干什么用呢?”
幼兒討論并回答。
小水滴: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用過的水還有其他的用處,懂得了一種節約用水的方法,謝謝你們
關于節約用水主題的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資源的寶貴。
2、在親自體驗中,懂得愛惜水,知道節約用水。
[活動準備]
1、教材、兩盆花(一盆先不澆水葉子有些垂下)、與水有關的圖畫一幅。
2、幼兒生活經驗:初步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
幼兒懂得動植物生長需要水。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兩盆花:澆過水的和沒澆過水的各一盆,請幼兒觀察,并引導幼兒發現兩盆花的不同,了解植物生長與水的關系。
2、利用畫面的情景,了解水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教師提出問題:說說畫面中小朋友在干什么?魚生活在什么地方?小朋友用水在做什么?
由此引起幼兒對水的關注,知道人們生活和小動物生存都離不開水。
3、結合幼兒對水的認識,引導其說說水有什么用途。
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什么時候需要水?
4、請幼兒進一步思考并討論:生活中如果我們沒有水會怎樣?在幼兒充分感知水的用途及水的重要性的基礎上,討論:在生活中怎樣節約用水、怎樣愛惜水?
活動延伸:
1、利用語言活動學習兒歌“小水管”,知道要節約用水。
2、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節約用水,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關于節約用水主題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電,并感悟到水電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2.在學習交流中明白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
3.能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
4.看見周圍浪費水電的現象能及時指出并予以糾正。
教學過程
一、揭示主題,引發認識
1.同學們,想想看,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最不可缺少的?
2.針對目前我們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現象,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師板書:節約水電、愛惜資源)
二、討論感悟、深化認識
1.節約用水
a.出示實物:一杯水。
b.討論:一杯水可以派什么用場?(指名交流)
c.做個小測驗,舉手表決:認為地球上水資源豐富的同學請舉手。
d.多媒體出示水的餅圖,讓學生直觀了解水的情況。
師:水的用處這么大,但是你們知道嗎?地球上3/4的面積都是水,但是大部分是海水,能飲用的水只占2%。
e.看了餅圖,讓學生重新談談感受。
f.我們生活在南方,水資源還比較豐富,在北方還有許多城市缺水呢?
(多媒體出示缺水的一些城市)
過渡:那同學們可能要問了,我們國家的電缺嗎?
2.節約用電,調查反饋。
a.交流:在每年夏天的用電高峰,你們的爸爸或媽媽明明應該上班,卻說“今天讓電休息”,這是什么原因?
b.出示用電數據。
c.學生交流自己家上個月的用電費。
d.說說自己家的電費多在哪里?家里平時是怎樣用電的?
e.多媒體出示有關電的知識。
三、聯系實際,提升認識
過渡:是啊,現在很多國家都非常注意節約地球資源,愛護地球是要靠我們每一個人努力的。
1.師: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電,離開了水,我們人類就無法生存,沒有了電,我們的世界將是一片黑暗,你們想在那樣的世界中生活嗎?
2.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還在浪費水電:多媒體出示幾幅畫面。
3.我們自己或身邊的親人有沒有浪費水電的現象呢?(學生交流)
4.介紹發達國家節約水電的情況。
四、行為訓練,物化認識
過渡:同學們想不想成為節約小先鋒?
那么我們在學校里應該怎么做?在家里呢?
1.從學校做起
(1)洗手、洗碗不浪費水,看到水龍頭開著主動去關好。
(2)體育課、音樂課出去前,看見教室里的燈、實物投影等開著就去主動關好。
2.從家里做起
(1)洗手、洗衣不浪費水。
(2)在房間里隨手關燈,看好電視、用好電腦關閉電源。
五、拓展延伸
除了要節約水電外,我們還要節約什么資源?
六、總結
關于節約用水主題的教案篇7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水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方便,是我們人類缺一不可的朋友。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動物、植物乃至微生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和地區正面臨著缺水的危險,我國也有很多城市面臨水荒。而對于我們地處江南水鄉的孩子來說,他們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缺水,認為水龍頭一開,就會嘩嘩自來。在日常的活動中也會發現一些孩子浪費的現象:如喝水時倒了滿滿一杯,喝不完就直接倒掉;洗手時水龍頭開得很大很大,看見水龍頭滴水不會主動去關上……《綱要》指出: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為此,本次活動通過回憶、觀看、體驗、探索、思考等方法讓幼兒了解水的重要,缺水后的困難,從而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活動目標:
1、感知水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懂得水的寶貴。
2、體驗運水的艱辛,了解節約用水的方法。
3、能積極設想保護水資源的方法,樂意參與保護水資源的行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一天幼兒在家體驗停水后生活的不便。
2、活動幻燈片:缺水、運水相關圖片,浪費水相關視頻,體驗音樂。
3、運水體驗材料:水桶、水盆、平衡木、椅子等。
4、尋找浪費水的相關圖片、圖書、電腦。
5、刷牙、洗臉、燒飯等相關圖片以及相關的刷牙杯、臉盆、鍋子等。
活動過程:
1、分享“停水一天”體驗活動感受,了解人的生活離不開水。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早上老師起來后發現家里停水了,你們家里有沒有停水過?停水后會怎么樣?會發生什么事情?
幼兒一:早上起來刷牙洗臉的水也沒有,臉上臟臟的。
幼兒二:游戲后,嘴巴很干,沒有水喝。
幼兒三:出了汗,身上臭臭的,想洗澡沒有水。
教師:停水后感覺怎么樣?為什么?
(評析:幼兒有了停水的相關體驗后,就感受到了水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水的多種作用,跟我們的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
2、體驗“10米運水”的辛苦,在對比中得出結論“水——生命之源”。
(1)觀看缺水地區相關圖片。(幻燈片1)
教師:家里有時停水一天就感覺到非常的不方便,在我們國家的一些地方,那邊嚴重缺水,老師帶來幾張我們國家西南地區干旱時實拍的照片,看看缺水讓那里變成了什么樣子?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
幼兒一:看到了泥土因為沒有水都裂開了,變成一塊塊的了。
幼兒二:看到了草都死了。
幼兒三:魚兒都死了。
教師:魚為什么會死呢?
幼兒三:水都干了,魚沒有了水就不能夠活下來了。
教師:小朋友看到這些圖片,你覺得水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教師小結:水對我們的生活很重要,不但人離不開水,動物植物也都需要水,沒有水就不能夠生存,水是生命的源泉。
(評析:地處江南水鄉的孩子根本就不能夠體驗到什么是缺水,在實拍的照片中孩子們看到了什么是缺水,給了孩子視覺上直觀的體驗,知道了缺水后動物和植物上都不能夠存活下來,了解了水的寶貴)
(2)觀看人們運水的圖片。(幻燈片2)
教師:為了生活下去,有的地方的人們可以等待運水車裝水過來,有的地方的人們只能每天走很遠的路去運水,看看他們走的路是什么樣子的?背著水走這樣的路你們感覺怎么怎么樣?讓我們一起來嘗試一下。
(3)體驗運水的艱辛。
體驗過程:繞過大石頭,走過狹窄的山路,跨過深溝。(見
場地布置)
教師:剛才運水你覺得怎么樣?跟他們比起來怎么樣?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就走了這短短的十米遠就感覺到
非常的累,這里的人們每天要走幾千米,幾萬米,還要爬上高高的山坡,走的路要比我們的艱難的多,運水的時候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還要保管好自己的水,如果掉下去了,水沒有了,就連裝水的桶也沒有了,全家一天就沒有可用的水了。
(4)探索節約用水的方法。
教師:這么辛苦運回來的水怎么來用呢?有什么好方法?幼兒個別講述。
教師:這是你們剛才運回來的水,這些水要供全家人一天的使用。哪些地方要用水,請小朋友來分一分。
幼兒分別分出全家刷牙、洗臉等的水后發現用于燒飯和其他用途的水就變少了。
(評析:在創設的情境中嘗試體驗運水,讓小朋友們有了切身的體會,感受到了背水走路的辛苦和水的來之不易,激發他們節約用水的愿望。并通過體驗知道要合理的分配辛苦運回來的水,不能夠隨便的亂用。)
3、探討“保護水資源”行動方案,激發“從我做起”愿望。
(1)自主探索發現身邊浪費水的現象。
教師:老師發現我們身邊還有較多浪費水的現象,老師給你們
準備了書籍、圖片和電腦,請你們去找一找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
并想辦法進行解決。
幼兒自主探索,老師進行指導。
教師:你發現了什么?怎么來解決?(幻燈片4)
幼兒一:看到一個小朋友洗完水就走,忘記關水龍頭了。可以提醒他關水龍頭,還可以幫助他把水龍頭關上。
幼兒二:看到路邊的消防栓上在流水,可以想辦法堵住。
教師:水流太大堵不住怎么辦?
幼兒三:可以打電話請自然水公司的人幫忙把這里的水停了,再請人過來修理。
(評析:我們的身邊確實存在著一些浪費水的現象,這些現象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索后發現,并利用自己的經驗想辦法解決,并讓幼兒知道當有些事情解決不了的時候還可以請其他的人幫忙。)
(2)發現水污染的圖片,啟發幼兒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教師:這里的水怎么啦?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教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讓水變得干凈起來?相互討論并交流。
幼兒一:提醒人們不要將東西扔進水里。
教師:怎么提醒?有什么好方法?
幼兒二:可以在水邊上裝一個攝像頭,這樣人們就不會亂扔垃圾了。
幼兒三:還可以設計一個帶叉的標志,提醒人們不能將垃圾扔在水里。
教師:你發現我們幼兒園還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現在就為這些地方設計一些節約用水的標志,提醒大家要節約用水。
(評析:中班的小朋友已經有了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尋求如何保護水資源的方法中,孩子們就將生活中看到的,教學活動中學到的方法靈活的運用在活動中,并把這些方法帶到課外,讓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延伸到課外。)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約用水,并能積極參與環保活動。
活動反思: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本。本次活動通過“生活—教學—生活”的實踐過程,把幼兒生活和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讓幼兒真實地感受、理解、掌握粗淺的保護水資源的方法,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之中,知道除了人類的生活需要水,還有自然界所有的生命體都離不開水,如果不保護水資源,水也會有取盡、用竭的一天。
幼兒進入中班下學期后,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對事物的理解力逐漸增強,特別喜歡參加有挑戰性的游戲和活動,喜歡去探索,去發現,去感受。《綱要》中也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所以在活動中我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去發現,去感受,去探索,獲得對他們有益的經驗。
本次活動源于生活,學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活動前開展“停水一天體驗活動”,巧妙地讓生活在水鄉的幼兒,第一次真切體驗到了水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停水后的種種不便,讓幼兒改變了對“水”的看法:生活中離不開水。然后通過觀看選取西南地區干旱時的實拍照片和音樂營造氛圍,讓幼兒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感受缺水后萬物枯萎、生命受到威脅的凄涼景象,揭示“水是生命之源”主題。接著出示人們翻山找水的真實圖片,初步感受缺水后的困難。然后安排“10米運水”體驗活動,讓幼兒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搬水、扛水、抬水,繞過大石頭,走過狹窄的山路,跨過深溝,直接地感受到了找水的艱辛。接著讓幼兒將辛苦運回的水,作為一家人一天的生活用水進行合理分配,從幼兒謹慎不漏一滴水在外面的行動中,可以看出幼兒的意識已經萌芽:以后要節約用水。
最后一環節給幼兒提供通過電腦、圖片、書籍等途徑自主探索身邊浪費水、破壞水資源的現象,既讓幼兒了解現實中水資源缺乏現狀,又讓幼兒看到人們浪費破壞水資源行動的強烈反差后,幼兒節約用水的意識更加強烈了,從自身做起關好水龍頭、洗手開小水等節約用水做法后,還想到了通過制作節約用水標志,張貼在幼兒園、家里還有工廠、社區中,裝上攝像頭等方法,把活動拓展到生活中。
整個活動中幼兒動腦、動手、動口,運用多種感官,積極投入到活動之中,在體驗中認識,在體驗中拓展,在體驗中提升,很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滿足了不同水平幼兒的發展需要,拓展了他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