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的演奏技巧
琵琶是一種很優雅的樂器,它的聲音十分動人,那么,琵琶到底有什么演奏技巧呢?如此美妙的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呢?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琵琶的演奏技巧吧!
琵琶的演奏技巧一:定弦
(A)定弦的基本方法
琵琶定弦,在傳統樂曲中變化較多, 四條空弦之音的音程關系并不固定。但比較常用的定弦法, 是把四條弦由纏弦至子弦固定為A、d、e、a四個音。即D調。 初學者宜先學D調, 定弦是以D調為標準進行定弦。
校定弦音的方法:初學琵琶時, 如對音準觀念還未培養與建立,就不會校定弦音。 此時更宜養成定準弦音的習慣。若弦音未定準,就不練習。
在定A、d、e、a的弦音時,可根據笛、簫、口琴、鋼琴、音叉等的a音音高,先定好空子弦;然后在第一品位上按子弦彈出e&39;(比e音高八度)來,作為定空中弦e音的依據;再在第四品上按中弦彈出d&39;(比d音高八度)來, 作為校定空老弦d音的依據;最后在第一品位上按老弦彈出a 音來(或彈空子弦的a音),作為校定空纏弦A 音的依據。在初步定好四條弦音之后,應再作校驗。 常用的校驗方法有下列幾種:
(甲)雙音校驗法:按第一品位子弦與空中弦作“雙彈”;按第四品中弦與空老弦作雙彈; 按第一品老弦與空纏弦作雙彈;或“分”空子弦與空纏弦。 如在雙彈或分時,發現兩條弦音之間有不諧和時, 就需細心去辨別每一條弦的音高,是哪一條弦低了或高了, 將定得不準的弦再作校定。
(乙)泛音校驗法:如已學會演奏泛音時, 可用此法
(丙)按音與泛音校驗法
(丁)散音與泛音校驗法
其中,初學者一般用雙音校驗法, 但在學到一定程度時,即掌握泛音演奏時,可用泛音校驗法, 這是一個比較可靠的好方法。即在排品時, 也宜用泛音來校驗,以使品位排粘在準確的位置上。
(B)“變調”定弦的種類
根據演奏樂曲的需要,也可以改動定弦的關系。 在琵琶傳統樂曲中,為了更好地發揮某一樂風的特有效果,使其盡量利用空弦,來得到其需要的和弦效果時, 常用改變定弦的方法。如在小工調(即1=D)上作改變定弦時,曾稱作“小工變調一”或“小變調二”等。當然,這里所謂的“變調”是指改變了四條空弦之間的音程關系,并不是指改變了樂曲的調式。 現附錄在傳統樂曲中曾經用過的幾種“變調”定弦方法如下:
(A)A、B、e、a:《海青》、《霸王卸甲》等曲用之。
(B)A、B、e、e:浦樂派的《將軍令》用之。
(C)E、B、e、e:平湖派的《漢將軍令》、《滿將軍令》用之。
(D)A、e、a、a:無錫派的《將軍令》用之。
(E)G、d、e、a:《小普庵咒》用之。
(F)B、d、e、a:《隔霧聞鐘》用之。
(G)F、B、e、a:《舞名馬》用之。
(H)A、c、e、a:蕩調彈唱《漁家樂》、 《十二個月》等用之。
(I)F、d、e、a:《普庵咒》的尾聲《清江引》用之。
(C)活動山口
在按平均律半音排列音位的琵琶上,所有的升種調、降種調基本都能按彈。但在某些調上,只能用按音演奏,不能利用四條空弦音。因此,可以試用活動山口。 方法是將活動山口把四條弦身壓在第一相、或第二相、 或第三相上。這樣,才能在各調上, 根據調式將主音或屬音變為空弦音,以便盡量利用各種傳統奏法, 發揮其空弦音的作用,在裝置有活動山口的琵琶上, 運用了活動山口后,空弦散音都已改變。
琵琶的演奏技巧二:音域
琵琶上的音位(相與品), 現都按照平均律依半音順次排列,一般安裝有六相二十五品。 在個別獨奏琵琶上出有安裝有六相三十品的,在定弦作“Adea ”裝置有六相二十五品的琵琶上,它的音域是從A到e"&39;;裝置有六相三十品的琵琶上,它的音域是從A 到a"&39;。
琵琶的演奏技巧三:音色
琵琶由六個相、二十五個品構成了音域寬廣的十二平均律。
有十二種定弦法,常用定弦為 A、d、e、a 。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 A-g3。右手有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分、勾、抹,摭、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捺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種和音、和弦。廣泛應用于民族樂隊和多種地方戲曲、曲藝伴奏。著名樂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潯陽月夜》、《陽春白雪》、《月兒高》, 《春雨》,《彝族舞曲》、《昭君出塞》,《春江花月夜》,《大浪淘沙》,《趕花會》,《飛花點翠》,《天鵝》,《狼牙山五壯士》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猜你感興趣: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