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瀕危動物主題教案
保護瀕危動物主題教案如何寫?保護瀕危動物是一項耗資巨大而又十分艱巨的工作,需要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和輿論的綜合手段來完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保護瀕危動物主題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保護瀕危動物主題教案精選篇1
為了加強野生動物保護,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林草局和省林業廳關于打擊亂捕濫獵和非法經營候鳥違法犯罪活動、恩施州加強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監管工作的實施方案,利川市林業 局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按照市林業局統一部署,結合我場實際制訂此方案。
一、行動目標、任務
堅持“打防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重在治本”的方針,在市林業局的統一領導下,深入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加大保護執法和宣傳力度,強化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全面消除危害野生動物資源的安全隱患,維護生態安全和公共安全。
二、行動內容
(一)全面清理林區危害野生動物安全的各類隱患;
(二)依法從重從快打擊非法獵殺、收購、運輸、藏匿、出售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三)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和生存環境的行為。
(四)廣泛開展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安全。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野生動保護工作的領導,特成立以場長牟倫鈞為組長,副場長羅利林為副組長,其他職工為成員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熊玉超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事務。
四、行動安排
(一)動員部署 召開全場職工動員會,全場分為兩個專班,一個專班設崗檢查,一個專班全場巡查,抓住重點地段,重點時段進行巡查。根據我場實際在主要交通要道大埡口設臨時檢查崗,對進出林區的車輛進行檢查,查是否有狩獵工具,是否有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是否違法運輸木材。野外巡查專班重點巡查山上有無捕獵野生動物器械和危害野生動物的安全隱患。
五、行動要求
(一)嚴守紀律,嚴格執法。
(二)搞好資料收集和信息報送。
保護瀕危動物主題教案精選篇2
世界動物保護組織也積極呼吁:保護動物;國家已明令禁止:捕殺各類珍稀動物。但一些人由于利益驅使還是不斷地捕殺動物。在電視里、廣播中,我們還是能看到熊之類的保護動物進入某飯店的餐桌,聽到不法分子象牙、虎皮……有資料表明,目前地球上珍稀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都在逐年減少,這可給人類發出了警告,這會影響到地球的生態平衡,最終殃及人類。為了讓學生從小就有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動物的意識,從他們感興趣的動物入手,開展生動有趣的活動來提高他們的.意識。我們將此次活動作如下計劃安排:
一、指導思想
為了讓學生從小就有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動物的意識,從他們感興趣的動物入手,開展生動有趣的活動來提高同學們的意識。然后提出問題,明確活動方向,開展“愛護動物,人人有責”活動。
二、具體活動措施
1.親自實踐、細心觀察飼養家庭或學校小動物園飼養的小動物,并細心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學習收集信息的方法。
2.我喜愛的動物調查。結合生活環境,翻閱書刊報紙、上網瀏覽,了解、收集有關自己喜愛的動物的生活習性的資料。
3.進行“愛護動物,保護環境”圖畫比賽。
4.開展“愛護動物,人人有責”主題演講班會。
5.學習保護動物指南。
三、調查、統計,發現新問題。
1.在班級內作“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的調查。小組專題討論:社會上還有一部分人在吃食野生動物,這怎么辦呢?
2.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開展“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的知識調查,調查、統計我校同學的對保護動物的知識的掌握情況。
人與動物是共生的,保護動物、不使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減少或消失、維護大自然的生物鏈,這就是維護了地球的生態平衡、保護了生態環境,也就是保護了我們自己。并且,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和動物的生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良好的生態環境將給動物乃至我們人類帶來更多的生存機會。因此我們要愛護環境、保護動物,并自覺拒絕吃食國家保護動物。
保護瀕危動物主題教案精選篇3
設計意圖: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且游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小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征。
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本活動,產生對動物的興趣,愿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并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動物是人類朋友。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1、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地用自然音說話、正確發音并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模仿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前的準備:
1、課前請家長利用休假日帶幼兒到動物園、動物市場觀察、認識各種小動物。
2、搜集各種有關動物的故事、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域角。
活動中的準備:
1、小動物聲音,動作特點課件。
2、小動物頭飾。
一日過程:
1、聽辨聲音,模仿動作。在生活活動時間播放聲音課件,讓孩子們傾聽辨別:“你都聽到了誰的聲音”?激發幼兒的興趣,啟發孩子仔細傾聽分辨各種聲音,有意識地讓幼兒模仿所聽到的小動物的動作,給幼兒一個創造性地表達、表現的機會。通過用耳朵、用腦、用手、腳、用身體來體會,內化著自己的理解,為一日活動做了鋪墊。
2教育活動時間:表演故事,復習鞏固?!毒V要》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小班幼兒基本上是以模仿性游戲為主,要在成人的不斷提示啟發下才能展開游戲。在表演時,我也加入到游戲中,既擔任著 “兔子裁判員”的職責,又能夠適時指導幼兒表演。在游戲中,我不時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和體態進行暗示性的幫助,與孩子共同參與,享受快樂。 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反復感受、反復體驗,以突破難點。
3、戶外活動時間:舉行動物運動會。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對每個(組)幼兒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及時肯定、表揚其表現。此活動內容體現了根基性、直接興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動性、整體性與發展性,課程組織遵循了相互作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個體與集體互動,幼兒與環境互動)原理,始終以動靜融合的形式展開:傾聽聲音(靜)——模仿聲音動作(動)——欣賞故事(靜)——表演游戲(動),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易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
保護瀕危動物主題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我國幾種珍稀野生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狀況。
2、引導學生通過收集和簡單的設計、制作、展示活動,懂得動物與環境、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保護動物的重要意義。
3、學習簡單的畫冊設計制作,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
4、通過活動使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
5、讓學生懂得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認識我國幾種珍稀野生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狀況。
教學難點:
學習簡單的畫冊設計制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
1、教師準備:我國珍稀野生動物資料和圖片、多媒體課件、畫報等。
2、學生準備:每人搜集一兩種珍稀野生動物的圖片或資料、鉛筆、鋼筆、彩筆、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檢查學生搜集的我國珍稀野生動物資料,對搜集資料多的同學予以表揚。
2、導課:同學們,在我國的土地上生長著一些世界上著名的珍稀動物??捎捎谏鷳B環境被破壞,以及人類對野生動物的過度捕殺,這些珍稀動物已瀕臨滅絕,這不能不說是我們國家的巨大損失。為了使大家懂得我國珍稀動物的現狀,增強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些我國的珍稀野生動物。(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資料,下面請各小組代表上臺給大家作介紹。(學生展示資料)
2、師:同學們收集了這么多,老師也整理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國最為珍貴的野生動物有:大熊貓、東北虎、華南虎、揚子鱷、白暨豚、金絲猴、藏羚羊、野駱駝、丹頂鶴等。
3、 目前我國珍稀野生動物的現狀怎樣呢?(展示資料和圖片)
大熊貓——中國的“國寶”。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川、陜西、甘肅等地。全世界約一千只。 白鰭豚——我國特有,有“水中熊貓”之稱。生活在我國長江中下游、洞庭湖、錢塘江中。不足三百只。
揚子鱷——揚子鱷或稱作鼉,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俗稱豬婆龍,土龍,亦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華南虎——華南虎亦稱“中國虎”,是中國特有的虎種,生活在中國中南部。華南虎是虎所有種類中最為瀕臨滅絕的一種,到目前為止,中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余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只,野外目前僅存于廣東、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區,可能不足25只。 丹頂鶴——有三長:嘴長、腿長、脖子長。僅見于松嫩平原以東至黑龍江下游和烏蘇里江流域的低地沼澤,以及日本北海道的釧路濕原,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種子、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和魚類等。丹頂鶴數量稀少,全世界大概有1200只,我國有670多只。
野駱駝——僅存于我國新疆、甘肅及這兩個省(區)與蒙古國交界地帶的荒漠戈壁這極狹小的“孤島”地區,而且目前僅存1000只左右,比大熊貓的數量還少,其中中國大約有七八百只,其余二三百只在蒙古國。駱駝性情溫順,機警頑強,反應靈敏,奔跑速度快且有
持久性,能耐饑渴及冷熱,故有“沙漠之舟”的稱號。我國野駱駝喝又苦又澀的咸水。
藏羚羊——現存種群量約在10萬只以上。它們身材矯健,奔跑如飛,被稱為“高原精靈”。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青海、西藏和新疆),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達克地區。
金絲猴——亦稱仰鼻猴。哺乳動物。體長約70厘米,尾長與體長相等或更長些。背部有發亮的長毛,臉兩側、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與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棲,以野果、嫩芽、竹筍為食。
(出示圖片)你認識圖中的珍稀動物嗎?為什么稱它們是珍稀動物?
4、看了以上珍稀動物的圖片你有什么感覺?但是它們又為什么要滅絕呢?請看以下圖片,跟周圍的同學討論一下。
5、看來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歸根結底是人類的無知與自私。是人類對物質享受的無止境的追求。
而動物所面臨的生存問題,也正是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說明野生動物受到人類的破壞在地球上漸漸的減少,如果不再去保護它們,也許只能從下面圖片中看到它們了。師生討論該怎樣去保護。
6、小結: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就別忽略了它的每一件東西,哪怕是小小的動物,這小小的動物能為我們帶來許許多多的想象力和快樂。人們欣賞珍稀動物,人們喜愛珍稀動物。動物給人們帶來了快樂。珍稀動物是人類的瑰寶,一旦失去,不可再得。大自然中如果沒有了動物會怎樣?世界上如果沒有了動物,就會變得死氣沉沉,更重要的事,人類也會隨之滅亡。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
三、 探究如何根據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開設計:
1、 師:同學們,保護珍稀動物,搶救瀕于滅絕的動物種群,保存和發展自然資源,是一件關系子孫后代的大事,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那么,我們應該為保護有限的珍稀動物做些什么呢?
2、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每個學生要怎樣設計小報或畫冊的想法說出來,然后經小組討論。
3、怎樣寫保護珍稀動物倡議書
四、分組制作:
1、 以收集各種珍稀野生動物的資料和照片,鼓勵學生通過集體構思設計,制作出生動有趣的圖文并茂的宣傳小報或畫報。
2、 以小組為單位來制作。
3、 完成作業的手法可以多樣,但以繪畫和剪貼為主。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的創意和制作,鼓勵學生使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造型手法。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并加以糾正。在練習中可隨時展示比較有特色的作品。
五、展示作業,總結評價。
1、 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與色彩,大膽的表現出來。
2、 告訴學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責任。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與探究能力。
3、 保護珍稀動物倡議書
六、小結: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自身的一些不良行為,不僅破壞了地球環境,也破壞到了動物的生存環境。工廠的污水、汽車的尾氣、對森林的過度砍伐等不良行為,都對大自然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同時也對生存在大自然的動物造成了直接的傷害,使動物生存艱難,種類、數量越來越少,破壞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最終使人類走向滅亡。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愛護我們的大自然,保護我們周圍的動物。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愛護動物,善待動物,成為動物的好朋友,為改善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吧!
保護瀕危動物主題教案精選篇5
一、活動目標:
讓學生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動物,不干擾他們的自由生活,不傷害動物。
二、活動主題:
動物,我們的朋友
三、活動時間:
20__年10月22日
四、活動地點:
__野生動物園
五、參加對象:
全體學生
六、活動準備:
10月13日—18日
1、各班完成“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倡議書。
2、宋麗紅負責交文印室印200份“保護動物、愛護動物”倡議書。
3、各班進行小隊分組,每班四個小隊,選好隊長。
4、各班對學生進行文明游園活動教育。
5、__班游園時負責給游客發倡議書,并讓游客簽名;__班負責勸阻、抵制園內游客不文明行為。
6、張麗華負責對__班各隊的2名隊長訓練,指導學生如何發倡議書,如何讓游客簽名。
“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這是我的倡議書,請您在保護動物的承諾書上簽名。謝謝”
10月19日—21日
1、__負責“保護動物、愛護動物”游客承諾簽名單,印32份。
2、后勤服務部__負責橫幅,橫幅上貼上大字:保護動物大家行環保實踐活動。
3、信息辦__負責活動用喇叭兩只。
七、活動過程:
9:30—10:15
1、各班在導游引導下,乘車觀看猛獸區動物。
2、在飼養員指導下,文明喂養野生小動物,和野生小動物親密接觸。
10:30—11:00
1、___、___、___、___負責拉好橫幅,準備好喇叭。
2、學生代表發言。
3、__班以小隊為單位,向游客發保護動物倡議書,并請游客在保護動物的承諾書上簽名,班主任負責自己班級學生活動時的攝影。
4、__班以小隊為單位,勸阻、抵制園內游客不文明的行為,班主任負責自己班級學生活動時的攝影。
13:00—14:30
在導游以及動物園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在規定的地方,文明觀看動物表演。
八、活動總結階段:
1、各班在游客承諾簽名書集中簽名。
2、各位老師身邊的活動照片集中簽名。
保護瀕危動物主題教案精選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認識五大洲具有代表性的動物。
2、增強幼兒對環境,對生態平衡的了解,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活動時間:20__.10.4
活動對象:
全體教師、幼兒
活動準備:
1、備課
2、保護動物宣傳片
3、在班級博客上號召家長和幼兒共同開展活動
活動形式:
1、開展集中教育活動:語言《小動物的家》、美術《紙杯動物》、體育游戲《到動物家做客》
2、10月4日下午3:50在大廳集中觀看保護動物主題宣傳片《保護動物、和諧自然》
3、布置親子作品,進行美工作品展。各班根據班級情況,可讓幼兒與家長共同畫一幅畫,或者是手工制作,主題為“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4、各班將開展活動情況上傳班級博客。
保護瀕危動物主題教案精選篇7
為認真貫徹落實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湘政辦發〔2020〕22號)文件精神,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支持、指導、幫助受影響養殖戶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退出補償?,F參照《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中貧困戶和邊緣戶精準幫扶工作方案》、《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監管執法行動方案》等3個方案,結合實際,制定我縣野生動物保護、補償及處置工作方案。
一、南縣野生動物養殖現狀
南縣登記在冊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戶共52家,其中黑斑蛙養殖戶39戶,蛇類養殖戶4戶、孔雀養殖戶1戶、紅、白骨頂養殖戶3戶,豪豬養殖戶1戶、鱷魚養殖戶1戶、龜類養殖戶1戶、竹鼠養殖戶1戶,沒有開展養殖的1戶。無證養殖戶58戶,其中黑斑蛙養殖戶48戶,駝鳥養殖戶1戶,黑豚養殖戶6戶,黑水雞養殖戶1戶,蛇類養殖戶1戶,竹鼠養殖戶1戶。
二、明確禁食野生動物范圍
本縣行政區域內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省地方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家畜家禽和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不在禁食之列。烏龜已列入水生野生動物,野豬、梅花鹿、華南兔、鴕鳥、珍珠雞等已列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黑斑蛙有待進一步明確為水生動物。
三、退出補償范圍、標準
按照省里制定的補償政策,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公批處置,做好退出補償工作。
1、補償范圍。持有合法有效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主體;為合法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專業合作社(企業)代養且簽訂代養協議的人工繁育主體;2020年2月24日前,向縣林業局提交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申請且符合條件的人工繁育主體。2020年2月24日前已經依法取締的違法從事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的主體不納入補償范圍。
2、補償批次。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對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分兩批進行。第一批人工繁育退出的物種為王錦蛇、眼鏡蛇、水律蛇、竹鼠、豪豬、果子貍、小麂、鴻雁、灰胸竹雞、豚鼠、白骨頂、紅骨頂、斑嘴鴨、綠翅鴨等14種,其中人工繁育主體自主確認且經林業部門同意為非食用性用途的,對其人工繁育主體不予補償。南縣符合第一批補償條件的共有8戶,涉及野生動物種類5個,初步估算王錦蛇數量10300公斤、白骨頂3500只、紅骨頂500只、豪豬86頭、水律蛇5100公斤。
第二批人工繁育主體退出的物種待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調整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后確定,對其人工繁育主體進行補償。
3、補償標準??紤]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成本、養殖設施投入、養殖模式等因素給予一定補償,具體指導標準如下:
4、補償資金。補償資金由省、市州、縣市區三級財政按照3:3:4的比例承擔。按補償標準核算,南縣第一批補償資金168.49萬元,其中縣級財政負擔67.39萬元。
四、實施時間、步驟
(一)核實數據(2020年5月25日前完成)。由縣人民政府組織林業、財政以及鄉鎮(街道)、村委會(居委會)認真核實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存欄的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種類、數量(重量)、用途以及持有人工繁育許可證件等情況,集中時間進行現場核查、登記造冊。
(二)落實補償(2020年6月10日前完成)。由縣人民政府組織林業、財政、扶貧部門對登記造冊補償清單予以公示,并于5月31日前報市州林業、財政部門審定。由縣人民政府組織財政、林業、扶貧部門以及鄉鎮(街道)、村委會(居委會)于6月10日前完成第一批物種人工繁育主體補償工作。第二批物種人工繁育主體補償工作根據國家政策調整情況開展。
(三)處置動物(2020年7月15日前完成)。補償到位以后,縣人民政府組織林業、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科技、衛生健康部門以及鄉鎮(街道)、村委會(居委會)對第一批物種按照放歸自然、轉作他用、無害化處理等方式制定處置方案,及時處置到位。
1.放歸自然。對于適用我縣放歸自然的野生動物,由縣林業局牽頭,生態環境局及鄉鎮(街道)、村委會(居委會)配合實施。要科學評估,選擇遠離居民點、生境良好的野生動物自然分布區和歷史分布區進行放歸自然,放歸數量要控制在科學核算的生境容量內,確保不造成生態危害。
2.轉作他用。對于轉作科研的野生動物,由縣林業局牽頭,科技局、衛健局配合實施;對于轉作藥用和醫用的,由縣林業局牽頭,衛健局配合實施;對于轉作展示的,由縣林業局負責實施。轉作他用處置的野生動物要按時移交到接收單位,依法辦理相關行政許可手續。
3.無害化處理。對于無法采取上述2種方式處置的野生動物,由縣林業局會同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做好無害化處理。無害化處理可以參照《農業部關于印發〈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的通知》(農醫發〔2017〕25號),采取深埋法、焚燒法等方式處置,可委托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進行處置,最大程度減少風險隱患。
五、嚴格規范野生動物管理
縣林業局停止辦理以食用為目的獵捕、繁育、出售、購買、進口、利用陸生野生動物等活動的行政許可和審批事項;對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因科研、藥用、醫用、展示等非食用性合法用途繼續養殖的,及時辦理有關行政許可證件或文書變更、換發等工作;切實加強陸生野生動物非食用性獵捕、繁育、利用的監督和管理,嚴格審批條件和程序。對補償對象來一次全面檢查,徹底清理庫存野生動物。農業農村局強化水生野生動物監管,按規定做好人工飼養和合法捕獲陸生野生動物檢疫工作。
六、明確責任分工
縣人民政府強化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加強對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補償及動物處置工作的監督管理,嚴防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弄虛作假行為,積極穩妥解決在具體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報告重大問題和情況。林業局負責牽頭做好禁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數據調查登記及處置工作。財政局負責籌集、撥付補償資金。農業農村局負責協助做好野生動物處置工作,重點做好移交到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的野生動物處理及監管工作。鄉鎮(街道)、村委會(居委會)應全力支持禁食后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動物處置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發改局、生態環境局、扶貧辦等部門按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