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案2022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小編帶來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案2022推薦7篇,希望大家喜歡。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案2022篇1
教學內容:
1. 學唱《月兒彎彎》
2. 欣賞神秘的太空,并開展創造活動《太空探秘》
3. 繪畫活動
教學目標:
1. 學會歌曲《月兒彎彎》,并能以優美、舒緩的聲音演唱
2. 讓學生了解自然世界,提高學生對表現星空、宇宙的音樂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點
唱好歌曲,感受歌曲中少年兒童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難點
創編動作,聽音樂表現神秘的天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閃爍的小星》《閃亮閃亮的小星》
二、猜謎導入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落在樹梢,有時象面圓鏡,有時象把鐮刀
三、學唱《月兒彎彎》
1. 初步感受,師播放歌曲,帶領學生隨音樂表演小船搖曳的動作
2. 出示課題再次欣賞,要求說說與《閃爍的小星》《閃亮閃亮的小星》的不同(前者優美抒情后者輕快活潑)
3. 朗讀歌詞,老師用打擊樂器按節奏伴奏
4. 分句學唱第一段,著重教唱附點節奏與十六音符的樂句
5. 朗讀第二段歌詞,學生拍打節奏
6. 聽唱法學唱第三段
7. 出示地圖,引導學生感受歌曲內涵
8. 有表情的演唱
四、欣賞VCD:神奇的宇宙
太空中除了有星星月亮太陽,還有什么呢?
五、創造活動《太空探秘》
1. 指導創編動作
提問:你想扮演太空中的哪個角色?怎樣表現?
2. 分組合作:以《太空探秘》作背景音樂,部分同學扮演各種角色,駕駛飛船,自由翱翔,部分同學表演星星、月亮、太陽、云彩等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案2022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知曉其顏色、形狀、符號所代表的意義;能運用描繪、游戲等形式大膽地表現通過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有意觀察,記憶表現能力。
3、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的情感,增強學生社會體驗的經驗,教育學生注意交通安全。
教學重難點:能運用描繪、游戲等形式大膽地表現通過交叉路口的情形。
教學準備:各種交通標志范畫等。
第一課時
一、兒歌導入:
“紅燈紅紅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停一停
綠燈綠綠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向前進車子向前進”
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拍手唱一唱。
二.談話
同學們這首歌好聽嗎?那我們除了會唱,還從這首歌學到了什么?
學:“紅燈停,綠燈行”
師板書標題。
小朋友們,我們學校外面就是寬闊的八一路和韶山路,上面的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我們上學放學,都要經過這些地方。遵守交通規則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如果隨意而行,那我們的安全就會受到威脅,也會給交通帶來阻塞。問一問,平時都遵守交通規則了嗎?
三.認一認
那我們就看看同學們是怎樣遵守交通規則的,首要的是你們認識多少交通標志,會看交通標志的孩子才是真正懂的交通規則的好孩子。出示多媒體交通標志。
提問的方式進行。(掃描教材圖片,用燈片出示)
師板書:紅色的標志————禁止標志例如:禁止機動車通行等
黃色的標志————警告標志例如:警告標志,注意信號燈。警告標志,注意危險。
藍色的標志————指示標志例如:指示標志:不行,指示標志:人行橫道。
總結:多認識一些標志遵守的交通規則更好。
四:憶一憶
下面我們有個機器人,想讓同學們看看他做的對不對?
導入多媒體機器人片段(一分鐘)
問:機器人為什么被撞倒了?
學回答
師總結
大家都很棒,大家多說自己遵守交通規則了,那老師想問問你是怎樣遵守交通規則的?
倒入班級四人的例子。
1謝志鴻和爸爸過馬路,紅燈還亮著,爸爸就拉著志鴻過馬路,這時候謝志鴻應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星宇和同伴們一起過人行橫道,同伴們沒有看車,一邊玩一邊過馬路.這時周星宇說”__________________”
3曹一鳴和爸爸媽媽回老家,爸爸開車超速,曹一鳴是這樣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劉龍飛和媽媽過馬路,媽媽每次都拉劉龍飛走天橋,龍飛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學生自己來判斷對錯,其他同學補充說明。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互相學習。
相信一定會做的更好,師總結。
五、作品欣賞
欣賞別的小朋友的畫,自主發現繪畫內容和表現形式。1、過天橋:這幅畫畫了什么內容?(小朋友們放學回家過天橋,他們不追跑打鬧,按照順序一個個通過天橋。)這幅畫是用什么工具材料畫的?(油畫棒畫的)有沒有表現全部的馬路和天橋?(只是表現了天橋的一小段和橋下馬路的一角,沒有表現全部。否則場景太大,人物就小了。)
2、過斑馬線: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過馬路)他們是在什么時候過馬路的?(紅燈把車子停下來的時候)他們踩著什么過馬路?(斑馬線)他們是不是遵守規則的好孩子呢?
3、這幅畫畫的是什么?(小朋友在警察叔叔的幫助之下過馬路)用什么“畫”出來的?怎么只有兩種顏色呢?(刻紙作畫)這里畫了些什么動作的小朋友呢?
啟發回憶
1、你是怎樣遵守交通規則的?你能把自己遵守規則的場景畫下來嗎?先和同學討論然后再答。
2、用正反范畫啟發學生:畫面要飽滿,突出主體。盡量完整,顏色鮮艷。
六、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案2022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拉勾勾》,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鼓勵學生為歌曲自編動作。
2,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創編動作表現歌(樂)曲,準確地唱歌。
教學重點:
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創編動作表現歌曲。
教學準備:
錄音機,電子琴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 聽音樂問好!
2 復習歌曲。
3 復習柯爾文手勢。
二 基本部分:
1、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課題是學生跟著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然后聽歌曲錄音,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B 聽歌曲的錄音,分小組拉起手,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C 唱會歌曲后在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2、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聆聽范唱歌曲,使學生對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聽,是誰在說話,使學生集中聽歌曲。
B 再聽范唱。
C 盡快用聽長發學會歌曲,再試著將“沙沙沙”輕輕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 分小組創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三 結束部分:
小結。結束全課。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案2022篇4
第六單元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第三課時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音樂游戲《兩只老虎》
2、欣賞歌曲《天黑黑》
3、復習歌曲《滑稽歌》、《數蛤蟆》、《顛倒歌》
教學目標:
1、通過聽、唱、做等活動,體驗童謠中蘊涵的樂趣。
2、按不同的節奏說唱童謠,感受和聲的魅力,并用形體動作即興表演,培養學生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用自然、親切的歌聲演唱童謠,感受童謠的歡樂。
教學難點:
音樂游戲中歌曲與數板的速度要穩,音色要統一和諧。
教具準備:
錄音機及有關音響資料 插圖 小老虎頭飾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 復習歌曲
1、導入(可介紹與童謠有關的內容)
2、復習歌曲《滑稽歌》、《數蛤蟆》、《顛倒歌》
(出示與童謠相關的畫面,讓學生進行猜歌名,并進行演唱,可指名演唱也可集體演唱)
三、 音樂游戲《兩只老虎》
1、導入(采用畫面導入)
2、學唱歌曲《兩只老虎》
采用聽琴聲學唱歌曲。
3、為歌曲加入數板
(1) 為歌曲加入數板a。(放兩遍歌曲,教師為第二遍加入數板)
演唱兩只老虎兩只老虎
數板奇—怪—真呀 真奇怪—
(2) 學生說一說兩種演唱有什么不同。
(3) 學生練習(把全班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演唱歌曲,一組學生念數板。注意:歌曲的速度與聲音的強弱要和諧)
(4) 為歌曲加入數板b。
演唱兩只老虎兩只老虎
數板沒有尾巴0沒有耳朵 0
(5) 學生練習(方法同上)基礎好的班級可多個聲部一起進行。
演唱兩只老虎兩只老虎
數板奇—怪—真呀 真奇怪—
沒有尾巴0沒有耳朵 0
4、表演歌曲《兩只老虎》
(1) 教師指導學生按歌詞自編動作進行表演。
(2) 學生集體表演。
四、 欣賞歌曲《天黑黑》
1、教師講解歌詞意思。
2、學生欣賞。
五、 延伸
展示學生課后收集的童謠。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案2022篇5
教學目標:
在音樂實踐中,準確有感情地演唱《跳繩》,并試著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鐵伴奏,探索三角鐵的敲擊方法,掌握姿勢,能在《跳繩》的間奏加入鑼鼓镲的伴奏,感受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學重點:
準確有感情地演唱《跳繩》
教學難點:
加入打擊樂伴奏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復習上節課內容。
3、復習柯爾文手勢。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表演《跳繩》
(1)完整地聆聽音樂錄音。
(2)提示各種唱出了哪些內容?復聽歌曲。
(3)隨著錄音輕輕敲擊雙響筒。
3、編創與活動——雙響筒的認識
4、表演《跳繩》
(1)提示學生注意聽覺與視覺相結合。
(2)跟著歌曲錄音,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3)提示學生,沒有歌詞的旋律時間奏部分,有鑼鼓镲伴奏。
5、編創與活動——認識三角鐵
6、編創與活動——鑼鼓镲的創編
三、結束部分:
小結。結束全課。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案2022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能學會《春曉》,并嘗試用該曲調舉一反三。
過程與方法:在學唱的過程中了解古詩新唱這一音樂體裁形式,通過音樂的旋律感去感受古詩所要表現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音樂與古詩的完美結合,對以我國古典詩詞為題材的現代音樂作品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
教學重點
能夠學會歌曲《春曉》,尋找古詩中的音樂美。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用聲音去表現古詩中的音樂意境。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主要采用嘗試探究法、合作學習法以及形象欣賞法、適時點撥法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找春天
同學們,在這節課的一開始老師要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學生答:春季)
那春天是什么樣子呢?讓我們在《春天在哪里》的歌聲中去尋找春天,看看是不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樣呢。(出示圖片,播放音樂)
學生用詞語,句子來描述春天。
教師小結:剛才大家說的都非常好,用大家的話概括春天就是: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到處都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2、引導學生對古詩新唱的認識
剛才大家一起跟著演唱了歌曲《春天在哪里》,而且還欣賞了春天的照片,那大家想不想用另外的方式來贊美春天的美呢?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唱法:(出示古詩新唱)。同學們可以想想,在以往的學習中有沒有接觸過這樣的歌唱形式?對,以前學過的《詠鵝》《游子吟》都是這種詩與歌的完美結合。那好,既然今天這節課的主題是“春”,那大家先回顧下以前學過的哪些古詩是贊美春天的呢?學生舉例。讓學生分別朗誦學過的古詩。
現在就讓我們來學唱這首根據家喻戶曉的唐詩改編的歌曲——《春曉》。
二.古詩新唱《春曉》
(一)1、初次欣賞童聲合唱《春曉》 (播放音樂)
提出欣賞要求:在這首歌曲里面,你覺得與平常學過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呢?學生回答:(出現了二部合唱和古詩朗誦) 回答給予小星星獎勵
再提出問題:為什么作曲家要把合唱與古詩朗誦融合在一起呢?這樣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呢?
2、帶著問題再次聽賞《春曉》感受音樂與古詩的完美結合
學生回答上一個問題:加入古詩朗誦后,整個歌曲更加地優美動聽,很有詩意。很有畫面感,把春天的美表現的更加生動形象。回答給予小星星獎勵
(二)按節奏朗誦古詩
2 ∕4 X X | _ X ∣ _ _ ∣ X 0 ∣
春 眠 不覺 曉 ,處處 聞啼 鳥,
X X | _ X ∣ _ _ ∣ X 0 ‖
夜 來 風雨 聲 ,花落 知多 少。
教師領讀,學生模仿。
小組練習,給予小星星鼓勵。
(三)1、教師范唱歌曲旋律,學生可用“嗚”哼唱旋律。
(要求:隨節奏晃動身體,感受節奏的平穩,速度要徐緩,曲調要流暢、柔美)
2、難點解決:
a.感受歌曲第二樂段音樂,引導學生感受旋律如春風輕輕吹拂。
發“嗚”哼唱旋律。學生模仿,教師示范。
b.(加入古詩朗誦)
c、結尾句的學習,自由延長,聲音越來越弱,切分節奏表現回味無窮,意猶未盡的感覺,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3、歌曲中加入動作豐富表演。
加入動作:聽、搖頭。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聽 )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搖頭)
共同演唱歌曲《春曉》并加入動作。
4、合伴奏演唱,加動作,分配演唱角色。給予小星星獎勵
(四)、古詩新唱(舉一反三)
任選一首符合該旋律意境的五言絕句進行演唱練習。小組比賽,回答給予小星星獎勵
例如: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三、總結歸納:
1、小結
這節課通過古詩新唱這種新穎的歌唱方式,讓我們一起感受了春天如詩如畫般的美。更讓我們知道音樂不僅是一首歌,它還是一首詩,一幅畫。現在讓我們閉上雙眼,聆聽這優美的歌聲,感受這詩情畫意般的春之美,盡情地把心中對春天的那份熱愛之情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表現出來。(聽歌加舞蹈)
2、課外延伸
任選一首符合該旋律意境的五言絕句進行演唱練習。感受音樂與古詩結合的魅力。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案2022篇7
教學內容:
學習集體舞《雁兒飛》。
教學目標:
1.復習歌曲(飛呀飛)
2.參與集體舞《雁兒飛》的動作與隊形設計,體驗與他人團結協作、互助友愛的樂趣。
3.培養學習音樂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能積極參與集體舞《雁兒飛》的動作與隊形設計,從中體驗樂趣
學習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安靜的排隊上下樓梯。
2.聽曲律動進入教室。
3.師生問好。
二、 學習過程
1.復習歌曲《飛呀飛》
2.歌表演《飛呀飛》
3.集體舞《雁兒飛》
(1)介紹大雁:大雁是侯鳥,一到冬天就成群結隊飛到南方去過冬,第二年春天又飛回來。大雁飛時由一只頭雁帶領著,常常飛成“一”字形、”人”字形,隊伍整齊而美麗。所以人們把大雁稱為團結、友愛、守紀律的鳥兒。小朋友們也應該學習大雁,做團結、友愛、守紀律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范唱,引導學生討論:
啟發學生善于去表達、敢于表現.勇于參與
(3)集體舞的動作與隊形設計
(4)集體舞表演
(5)自由的進行自評、互評與他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