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重陽節活動主題教案2022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幼兒園重陽節活動主題教案2022范本,歡迎參閱。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主題教案一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讓幼兒了解重陽節,學會尊敬和關愛老人。
2、感受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快樂。
3、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做旗子、多媒體電影《重陽節》
經驗準備:穿鞋子的經驗;歌曲《爸爸媽媽好》
活動過程:
1、師:孩子們,重陽節又被叫什么節日呀?(老人節)哦,老人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呀,馬上就要到重陽節了,今天我們很開心,能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節日
師:誰來說一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平時是怎樣關心和照顧我們的。
小結:爺爺奶奶會為我們……為我們……還會為我們……
2、祝福歌《爺爺、奶奶好》
小朋友們真聰明,都找到了爺爺奶奶的鞋子,現在爺爺奶奶累了,想聽我們唱唱歌,我們給爺爺奶奶來唱一首《爺爺奶奶好》,讓他們聽一聽,好不好?
3、游戲《我為爺爺奶奶穿鞋子》
玩法:從許多鞋中找出爺爺奶奶的鞋子,為自己的爺爺、奶奶穿上鞋子。
師:作好了小旗子,我們來和爺爺奶奶玩一個小偵探的游戲。森林里,天黑了,現在請小朋友們要睡覺了,把眼睛閉起來,請爺爺奶奶們脫下自己的一只鞋子,放在中間。爺爺奶奶的鞋子也來到了森林里,聽一聽,他們在跳舞呢。
師:天亮了,呀,爺爺奶奶的一只找不到家了!孩子們睜大你們的小眼睛,看一看,爺爺奶奶的鞋子,在哪里呢?快過來找一找。
師:找到了,請小朋友們幫助爺爺奶奶穿上鞋子。
4、做旗子
師:爺爺奶奶為我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們今天為爺爺奶奶做一面重陽節的旗子,插在重陽糕上,祝福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快樂每一天。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主題教案二
教學目標:
1、知道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困難,有愛護老人的愿望。
2、感受老人對小輩的關愛,樹立尊敬老人的觀念。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教學準備:
一些老人用的物品(拐杖、老花鏡等)、幻燈片
教學過程:
1、觀看幻燈片
“他們是誰?”“在做什么?”
“臉上有什么變化?”“動作呢?”
2、出示物品:“這些東西是誰用的呢?”
3、請幼兒模仿老人的動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對比小朋友的動作
小結: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我們應該幫助他們
4、討論:平時爺爺奶奶做什么?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如:做飯、打掃衛生等。
老師做動作,幼兒猜一猜。
“除了這些事情,他們還做什么?”(接送幼兒)
“爺爺奶奶辛苦嗎?”“我們應該怎么做?”
5、對爺爺奶奶說一句心里話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主題教案三
活動目標:
1、了解重陽節的風俗及民族文化含義。
2、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老人的情感,動手又動腦。
4、培養學生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活動準備:
1、關于重陽節的傳說故事和有關圖片。
2、事先讓家長和孩子初步了解有關重陽節的有關民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前幾天老師給你們布置了一個任務,就是了解重陽節的有關內容,你們都了解了重陽節的哪些內容,誰能來給我們大家說一說?
二、認識重陽節
1、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通過故事《重陽節由來的傳說》,加深學生對重陽節的了解和認識。
2、介紹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人們有豐富的活動,如登山、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3、關于重陽節的詩歌
《采桑子重陽》毛澤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過故人莊》孟浩然
三、發表感言
播放圖片,發表感想。
(1)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a、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一個電話或陪老人吃一頓飯。
b、講一個動人的故事給老人聽。
c、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張幸福照。
d、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為老人們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盤)。
f、自制一張精致的賀卡表達對他們的美好祝福。
(2)我想對爺爺奶奶說句心里話。
四、活動總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不僅了解了重陽節的來歷,還知道了重陽節的相關習俗,既增長了見識,又培養了我們對老人的尊敬之情。在這里,老師要送給你們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既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也要關心身邊的老人、長輩。希望每個同學能尊敬老年人,做個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們能做到的是嗎?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陽節快樂!
播放《孝親敬老歌》結束這節課。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主題教案四
活動目標:
1.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重陽節文化與意義,明確節日對自己生活的影響以及感恩教育的意義。
2.感受革命前輩為我們創造的新時代生活的美好,心懷對老一輩人的崇敬之情。
3.感悟對革命前輩或對老一輩人的感恩活動對自我成長的幫助和意義。
活動過程:
一、翁晶晶向其他同學簡述重陽節的來歷,以及兩則關于重陽節的民間故事:《丹朱修建重陽店》和《重陽公主與重陽店》。
二、學生收集材料展示,了解重陽文化:一是“孝”文化。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1989年,我國重陽節正式定名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定為全國的敬老日。目前,我國的老人總數已超過一億,已經接近老齡化社會指數。“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人們的知識、經驗是我們社會的寶貴財富。二是“壽”文化。青春長駐,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國人們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陽佳節之時,正是楓葉流丹、五谷飄香、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親朋好友一起扶老攜幼爬山登高,是人們的一次集體健身、崇尚長壽的傳統活動。三是“雅”文化。菊花和梅、蘭、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四君子”,古代的文人騷客常在落葉蕭蕭時節懷鄉賦詩或踏野訪花。重陽節賞菊,是士大夫階層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文化遺風。
三、觀看視頻短片,了解老一輩人付出各種艱辛努力創造新生活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祖國的各方面進步與發展,尤其是高科技發展的今天世界迅猛的變化。感受革命先烈前輩為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
四、學生發言:我們應該怎樣表達感恩之情?學生談自己的感悟。
五、分享快樂:部分學生向全班同學展示重陽節當天慰問敬老院爺爺奶奶的照片,以及在家中幫助長輩所做事情的照片。還有個別學生為敬老主題畫了幾幅畫,并將它們展示出來。
六、小組討論:感恩對于我們成長的意義。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表看法。
活動效果:
1.通過“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主題班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了重陽節文化與意義,明確了感恩教育的深層含義。
2.通過觀看視頻短片,了解了革命前輩創下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以及今天世界迅猛發展的情況。表達了自己對感恩老一輩人的感悟以及對自我成長的意義。
3.通過小組討論,培養了合作精神,發揚了民主作風,并在全班同學中引起共鳴,形成一致合力。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主題教案五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有其獨特的活動和風俗習慣。
2、知道“重陽節”的由來。
3、讓幼兒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要尊敬長輩。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重陽節的`日子。
活動準備:
1、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2、剪輯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中,百歲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電腦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和幼兒園退休教師劉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她請來。
5、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談話: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么內容?
(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么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以后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一人。”讓幼兒領略詩中重陽節插的風俗和詩人身處異地的兄弟想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