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關于勞動課主題教案5篇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2關于勞動課主題教案范文,歡迎參閱。
勞動課主題教案一
教學目標:
1、了解電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及電的來源。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電器,并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對他們進行統計分類。
3、通過教學,使學生養成節約用電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城市夜景,語音教室,醫院手術室,商場電梯,花卉噴灌,電子顯示屏。
2電的來源及發電方式的錄像片。
3拍攝一些家用電器照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啟發學生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了電將會怎樣?
(引導學生依據自身的認知經驗提出各種假設)
2、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出: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離不開電,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3、揭示課題,明確本節課學習內容。
(二)學習課文,認識電的廣泛用途及它的來源。
1、多媒體展示電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
2、請學生說說點的其他用途,認識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3、觀看錄像資料,讓學生了解電的來源和發電方式。
4、了解電的來源后,針對不同的發電方式,可以有目的的教育學生養成節約用電的習慣,并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什么樣的方式是節約用電(比如:隨手關燈,出門關掉電視機等)
5、同時還可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因為我們國家雖然國土面積很大,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的資源就很少了,節約用電就是減少資源的消耗,這也是愛國的一種具體行為。
(三)學習課文,評議學生家里的家用電器。
1、出示家用電器照片,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你家里有哪些家用電器?那些你會用?小組內可議一議使用各種家用電器的體會,進一步認識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同時完成書上習題。
2小組內合作完成課文中的統計表。
3小組內合作完成課文中的填空題。
4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法給家用電器分類。
(四)因地制宜,加強現場教學。
組織學生議一議自己希望用的的家用電器及理由,先小組內交流,后小組內推選代表交流。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到當地的家用電器生產企業參觀,了解家用電器的生產流程;或到專業的家用電器商場參觀,要贏有關人員作介紹,邊參觀邊講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也可給學生分號租后讓學生自己去參觀,回校后組織交流。
勞動課主題教案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2、了解常見的違章用電現象。
3、了解觸電的急救處理。
教具準備:
1、準備一些觸電事故的圖片。體現出不安全用電的危害性。
2、圍繞課文的判斷題拍攝一些日常生活中有違章用電現象的錄像短片。
3、準備一根干燥的木棒、一把絕緣良好的鋼絲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展示觸電事故的圖片。
2、通過圖片的展示讓學生知道違章用電的危害。
3、揭示課題,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
(二)練習中思考,思考后完善。
1、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違章用電現象,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共同完成書上的判斷題。
2、學生自行擬定安全用電注意事項,擬訂好后,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交流。
3、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違章用電現象,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4、老師可以對安全用的注意事項進行一定的補充講述。
(三)結合實際,增強用電意識,培養節約用電習慣。
1、學生檢查自己家里的家用電器使用情況,結合以上全用電的各項要求作出安全評價。
2、小組內討論交流:在生活中怎樣做到節約用電,培養學生節約用電的習慣。
(四)預防為主,消防結合。
1、安全用電器到了預防的作用,但是萬一發生觸電事故該如何處理,“技術信息”提供了3條有益的建議,教師可以分別進行講述,并做演示,讓學生參與。
2、教師可適當補充講解什么是絕緣體,并舉例說明,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也可補充講一些常用的急救電話(119,120,110,122)以及具體用途,并說明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和怎樣使用。
勞動課主題教案三
教學目標:
1、讓學了解閱讀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的重要性。
2、掌握閱讀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的正確方法。
3、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養成科學合理地使用家用電器的良好習慣。
教具準備:
1、準備一個文件袋,內裝有一些常見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
2、老師傅音教室里家用電器(比如電視機、錄音機)的使用說明書,分發給學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懸念,導入新課。
1、出示事先準備好的文件袋,讓學生猜測袋內物品。
2、揭示袋內物品,展示多種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引導學生評議這樣保管的好處。建議學生學習并在日常生活中模仿。
3、揭示課題,明確本課學習內容。
(二)分組討論,認識掌握。
1、小組討論:你閱讀過家用電器的使用說明書嗎?你是怎樣閱讀的?在這方面又沒有什么經驗教訓?建議閱讀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的學生可多談一些自己的體會。讓學生在討論中進一步認識閱讀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的重要性。
2、第二部分的教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老師可針對教師中的電視機或者錄音機等實物,設定一些目標讓學生在操作中完成,而不必進行繁瑣的講解。提示個小組在操作中如果遇到困難,可向其他小組或老師請教,共同研究解決。
3、學完后可推選一名代表談談小組內的學習收獲。
4、探究討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在使用前必須認真閱讀說明書的?例如:藥品,衣物,食品,玩具。
(三)拓展延伸
1、鼓勵學生匯集后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廣泛閱讀各種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可在家長的指導下邊閱讀邊動手操作。
2、鼓勵學生將家中的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進行歸類擺放,養成良好的物品歸類習慣。
勞動課主題教案四
一、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小網袋成品,編織示意圖或投影片,廣口玻璃瓶、罐或大詞典、厚書等便于固定袋口繩的教具。
2、學生準備:編網袋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學重、難點:繩與繩之間的打結。
三、教學過程:
(一)展示提問,導入課題
1、展示小網袋作品。
2、提問:網袋有什么用處?它啊是如何編織成功的?(引入繩結編織法)
3、編網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檢查材料、工具的準備)
(二)演示講解,動手操作
1、學生自學圖示,了解編織過程,提出疑難問題,小組討論。
2、借助投影或實物演示一步步討論,明確編織過程:
⑴固定袋口繩(可拉直粘貼在課桌邊)。
⑵對折線繩騎搭在袋口繩上(排列要整齊)
⑶打第一排結(各繩結要與袋口繩等距離。如沒把握,可先做上記號,再打結)。
⑷大第二排結:在記號處從相鄰的兩個結中各取一根繩合并在一起打結。
⑸將袋口繩環系在廣口瓶、罐的沿口處或圍繞在紙筒、大詞典上(用膠帶固定住)。
⑹把第一根繩和最后一根繩合并打結,完成第二排結。
⑺依次往下編,最后留下一定長度的繩頭,合攏打個結,并修剪整齊。
⑻將口袋繩兩頭連結起來,完成編織。
3、思考嘗試:你可以改變程序,或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編織。如:
⑴對折線繩騎搭在口袋繩上時,可邊騎搭邊打結,搭一根打一個結。
⑵將線繩對折后雙股騎搭在口袋繩上,將并攏的雙線頭從對折口中穿過,拉緊。
⑶先打好數排結,再設法把袋口繩圍成環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幫助用手撐著),一排排首尾合攏完成。
……
4、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總結評比
1、依據教材中的評比標準,自評、互評,填上“☆”。
2、請得“☆”多的同學展示他們編織的網袋,大家議一議這些網袋好在哪里,并請他們說說編網袋的收獲、體會。
(四)拓展活動
1、想一想:網袋大小取決于什么?怎樣掌握網袋眼的大小?
2、課余收集一些不同質地的線繩,根據需要編結不同式樣的網袋。
勞動課主題教案五
一、教具準備:編織工藝品\彩條\電教資料
二、學具準備:彩色紙條,(舊掛歷紙.廣告紙.各種彩條)
三、教學目的;
1.學習用紙帶進行穿編,編織成各種物品
2.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創新能力
四、教學重點:
如何用彩帶編織成各種物品
五、教學難點:
彩帶編織的穿插
六、教學過程:
一、欣賞各種編織工藝品(實物與電教結合)
1、編織的材料:藤.竹.紙.塑料.鐵.草芒.木片.毛
2、編織工藝應用:實用.裝飾.擺設
二、欣賞少數民族.編織的工藝品
三、出示教師編織的工藝品.1平面2立體
四.介紹簡單的編織方法:
1、紙條經緯穿插一上一下
2、不同顏色彩條的搭配形成不同圖案
3、圖案的組織
五.立體紙帶的偏織,結合課文技巧圖例
1、先編織底部
2、放入形狀物體,向四邊往上編織
3、收尾及綁帶
4、完成
5、回一先編織底部,兩頭合攏,便成船形
六、作業要求:
學生根據所帶材料,編織成各種物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創新
七、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潔)
八、展示學生作品,學生互相交流
九、整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