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學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初中作文教學優秀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作文教學優秀教案1
從熟悉的生活入手
――作文系列訓練之記事篇1
【訓練目標】
1、回憶自己的暑假生活
2、了解寫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的意義
3、作文要寫的具體,寫出情意。
【文題要求】
假期,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你可能外出旅游,擁抱自然;可能走走親戚,會會同學;可能看看奧運會,聽聽音樂;還可能讀了一些你喜歡的書。
也許,假期帶給你的不全是快樂,還有些許煩惱、寂寞……
請你選擇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經歷,寫一篇作文。
【作文指導】
(1)假期生活,是一個老話題,怎樣才能寫出新意?
回顧自己的假期生活經歷,什么是自己最熟悉、最動情的。要從自己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寫起。
因為有內容可寫,而且能寫得具體、生動、有感情。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是自己所親身經歷的,有真體驗,真感受,能寫得見人見物見精神,能繪聲繪色,生動描述。文學是脫離不開一個人的實際生活經歷的,即使是作家,也只有寫他們最熟悉的事物,才能寫出好作品來,我們寫文章也是如此。
(2)怎樣寫好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
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用心感受。一件細微的小事,一句動人的話語,一個細致的動作,一處獨具特色的景物,都能引起人們的某種感受,成為寫作的契機和切入點。要有再現客觀事物和表現主觀情意的能力,所謂再現客觀事物,就是把所見所聞的客觀事物,如實地再現出來,形象地描繪人物和事物的狀貌,清楚順暢地表述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發生的過程,讓讀者也有所感知。表現主觀情意,就是要寫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意旨。凡是優秀作品,都是感于物而動于情的有感而發之作。文章不是無情物,人們說,沒有情意的作品好像是泥胎、木偶、紙花,這是不無道理的。
想到了一些事后,確定自己要寫的一件或幾件事。想清楚具體情景。整體把握事情的過程,當時自己的情況,對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把要描述的地方捕捉住,就像這篇文章所寫的那樣。將客觀事物和主觀情意結合起來,寫出來的事情才有動人之處。
【素材積累】
(優美句段一)在暑假里,同學們像一只無拘無束的小鳥,沒有學習沉重的負擔,沒有母親斷續地嘮叨,在屬于自己的空間里自由地飛翔,到游泳池邊盡情地嬉戲,任由晶瑩的水珠在四處跳躍,到風景如畫的東湖,體會那湖水浸濕群衫的別樣風情,走進熱鬧的超市,品味那空調所帶來的那份清涼,坐在電腦桌前,讓電腦鍵盤在指間奏出“噼哩啪啦”的美妙樂章。
(優美句段二)炎熱的夏季往往是考驗人毅力的時候,每個人的毅力不同,但求知的大門永遠敞開。就看遠處的你我愿不愿走進。走過了炎熱,也就代表你走上了一個新的起點。
(優美句段三)游泳是我在夏日中必不可少的運動,在碧波里狠狠一個猛躥,便會讓那碧湛湛的、清涼的池水,涼便全身,浸透心田。雖說在游泳池里偶爾喝幾口水,但在池里感覺還是很棒、很爽的!在炎熱的夏,來幾個狗爬式,幾下蛙泳,有一種休閑時尚的感覺。
初中作文教學優秀教案2
(06)聯想生張力 細節出精彩
——表現乏力作文升格演示
讓我們先看一段記敘文:
“聽王老師上課,特別輕松,也特別有趣。他上課善于運用啟發式,從來不搞滿堂灌,而是把問題交給學生,讓他們獨立思考,冥思苦想。有時候,我們以為懂了,想說卻又說不清楚。這個時候,王老師進行適當的點拔幫助,使我們如有大夢初醒、茅塞頓開之感。如果所有的老師都像王老師這樣,那該多好啊!”
既然對王老師上課有如此好感,相信記憶深處一定留有抹不去的鏡頭,與其評論性地概述,不如選擇某堂課,或是某一片斷,加以細致的描繪,通過典型事件來表現王老師善用啟發式教學的性格特征。可是這位同學的文章,只有評語式的介紹,沒有具體的描寫,從概念到概念,人物形象難以在讀者的心中站立起來。其實,在同學們的作文中,像寫這樣的文章不在少數,我們應當高度重視。
○文題亮相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看得見,也有很多東西看不見。它們的關系很奇妙:花草樹木看得見,春天看不見;水果蔬菜看得見,營養看不見;嫁妝婚禮看得見,愛情看不見;書信問候看得見,思念看不見;論文文憑看得見,水平看不見……
你怎樣理解“看得見”和“看不見”?如何看待它們之間奇妙而辯證的關系?請認真思考,結合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看得見和看不見”為題寫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失誤作文
看得見和看不見
某生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受。愛,來自于哪里呢!愛情嗎?不, 是媽媽的愛,媽媽就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搖籃。有人說:“為什么是媽媽的愛呢!爸爸沒給過我們的愛嗎?”不,不是這樣的,媽媽爸爸都給過我們的愛,愛的大小都是一樣的,媽媽爸爸愛我們,就象愛他們自己的生命一樣,我們就象他們的生命,他們如果沒有了我們,就象沒有了全世界一樣,我們是媽媽爸爸心頭的一塊肉。
【開篇議論,冗長羅嗦,空洞無物,給人沒話找話說之感;同時,既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又說父親的愛同樣,自相矛盾】
母親從我們一生出來就給了我們愛,你們知道母愛的價值是多少嗎?我可以大膽的說:母愛是無價的,沒有了母親的愛就什么都沒有了。可是許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母愛的偉大,不懂得珍惜母愛,我曾經就是這樣的人。
【繼續議論,繼續說廢話】
那是發生在上學期的事情。
那天,天黑沉沉的,像玉帝打翻了墨汁瓶。突然,轟隆隆的雷聲響起來,緊接著,一道閃電像劃破了天空。不一會兒,黃豆大的雨點從天而降,打在地上劈里啪啦直響 天上剛才還是風云密布,轉眼間雷電交加、狂風暴雨,即使是坐在家里面,也感覺到那種地動山搖的氣勢。方才還是陰云密布
初中作文教學優秀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準確審題
2、指導學生多角度立意
二、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去年的語文期末考試題中,我們首次遇到了“話題”作文: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個豐富的世界,有喜悅,有憤怒,有憂傷,有快樂……請以“心事”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2.到底什么是話題作文呢?我們要從"話題"說起。
所謂"話題",就是談話的中心,就是引發談話的源頭,如:某句名言、某個故事、某則新聞、某項成果、某部電視劇等,所有這些都可以作為"話題"來引發人們的聯想、引發人們議論,也就是引發人們心中想說的話。可見,由某個設想好的"話題"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話題作文"。這個"話題"就是作文所要談及的內容范圍。也可以這樣理解:話題好比一個圓的圓心,從圓心到圓周上的任何一點連起來的線都可視為一個話題作文的寫作角度。可見,話題作文內容是很寬泛的,再加上體裁不限,自由度就更大了。
(二)指導學生審題。
1、抓住題目關鍵詞語,明確下列問題(邊提問邊板書)
話題:心事
內容:與“心事”有關的內容都可以
體裁:不限(一般情況詩歌除外)
字數:500字以上
2、抓住寫作對象、寫作范圍引導學生進一步審題(自由討論,個別發言)
(1)正如引言中所言“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個豐富的世界有喜悅、有憤怒、有憂傷、有快樂……”成長中的青少年,就有更多的心事,那么,看到這個作文題目,你們會想起些什么心事呢?
以“心事”為話題,應明確這個詞的詞義內涵,指的是心里盤算、放不下的事,多用于為難的事。該詞區別于“心情”“心思”“心緒”“心態”等。
[解題思路]
這個話題有兩條分析思路:
其一,誰的心事?可以是我的心事,父母親的心事,老師的心事,同學的心事;也可以擬測、揣摩花草魚蟲的心事、大自然的心事、祖國的心事等,從一個新的角度,折射自己對社會、世界的思考。
其二,這心事是什么?確定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后,再想一想是什么心事。對于不同的對象,可能有不同的心事。
(三)指導學生立意。
1、指導學生確定寫作角度
所謂“立意”,也就是確定一篇文章的中心。一篇文章,若沒有了中心,就像一個人沒有了思想,沒有了靈魂,只徒巨一具尸體;就像一般駛入大海的航船,失去了舵,終究會迷失方向。一篇文章的中心,它就象一條串起項鏈的繩子一樣重要,我們所選擇的材料,都必須圍繞中心,為中心服務。
2、那么,以“心事”為話題,同學們想想,你為怎樣立意呢?
(四)指導學生選材
在各種各樣的"心事"中,我們要根據自己的“立意”,選定一件自己心中最深刻的“心事”,并選出自己最有話說的“心事”,然后再考慮動筆。另外,如果作為考場作文,還應符合考場作文的要求,必須主題高揚,不應寫較敏感的或政治性太強的事件。
(五)作業:完成這次作文。
初中作文教學優秀教案4
學習重點
在熟悉事物特征的基礎上,運用說明方法,準確、清楚地介紹事物。
訓練目標
生動形象的說明方法
訓練指導
一、什么是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
生動形象地說明,也叫文藝性說明,是相對于平實說明而言的,是指在說明時或穿插傳說、趣聞、或進行描寫,或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將說明對象介紹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方法。
二、為什么要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
說明事物最關鍵的是準確,生動形象照樣能達到準確。生動說明與平實說明相結合,使之各得其宜,各盡其妙,能使說明文富于變化,而且對有些說明對象用生動形象的說明,能使說明文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怎么樣才能做到生動形象地說明?
1.穿插傳說、趣聞。
例如曹沖的《神奇的極光》引用東西方關于極光的神話傳說,使我們對極光有了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也使文章富有趣味性和產生引人入勝的效果。
2.運用描寫。
如王有路同學的《雪花的自述》:到了冬天,我們從天上飄下來,降落到地上,樹上,屋頂上,為人類獻上一個銀妝粉砌的美麗世界。在大雪山里,人們還可以用滑雪板滑雪呢!另外,我們還有更重要的用處,那就是人們常說的“瑞雪兆豐年”。我們落到地上可以化成水,給冬季的農作物補充水分;還可以降低土壤溫度,凍死藏在泥土里的病蟲害。在北方,我們還能給麥苗蓋上一層厚厚的“雪被”,給麥苗兒保暖。人們常夸獎我們呢!
本段文字在介紹雪的作用時,用了一些描寫,如“為人類獻上一個銀妝粉砌的美麗世界”、“給麥苗蓋上一層厚厚的‘雪被’”等,既強調了雪的益處之大,又顯得生動形象,能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
初中作文教學優秀教案5
一、教學目標:
通過片段訓練,使學生能進行細致的描寫。
二、教學重點:
片段練習
三、教學難點:
通過片段練習,掌握進行細致描寫的技巧。
四、教學設想:
演示實驗、練習、分析、片段練習、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堂導入:同學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寫作文,往往膠盡腦汁而無處下筆,搜腸刮肚找不到一個詞語。其實,你們都是幸運的,因為前人留給我們太多的寶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筆下的十二金釵,只要我們能多讀好書,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寫不好作文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解決作文中的一個難題:“怎么進行細致的描寫”?
(二)講授新課
1、教師演示:教師手拿一個紙飛機,用力射出去,然后飛機掉教師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
(1)同學們要仔細觀察,然后用一段話進行描寫。
(2)同學們之間交流、分享。
2、摘錄例句:
a、老師把紙飛機用力的射了出去,飛機在空中飛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師右手拿一個紙飛機,高高向斜后方舉起,身體向右傾斜45度角,右腳后退一小步,頭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將飛機射了出去。飛機在空中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女子,畫了一道優美的弧線,輕輕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這兩段話,你認為哪段寫的好?為什么?
4、教師引導分析:得出“描寫三原則”。師總結:描寫是什么呢?我認為描寫就是把你看到的東西,可能是一個人、一件物品、一個場景,告訴沒有看到的人。如果你要告訴別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訴別人。師總結:描寫時,除了告訴別人“有什么”“怎么樣”外,還要告訴別人“像什么”(板書:像什么)運用一定的修辭,這樣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動形象。“有什么”使我們明白了描寫的對象,“怎么樣”使描寫具體起來,而“像什么”使描寫變得更形象、生動,這三點就是描寫三原則。
5、下面,同學們按照描寫的三原則,檢驗一下自己剛剛的描寫,進行修改。
6、教師讓同學們將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讀出來,然后同學之間進行互評,教師讓同學們將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讀出來。
7、美文共賞:朱自清的《春》分析:春天里“有什么”?春天里“怎么樣”?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作業:每人發一張圖片——小鴨游水圖,讓同學們課后按圖片所畫進行描寫練習。要示:用詞準確,100字左右。
9、板書設計:
三式妙法巧繪大千世界
1、有什么(對象)描寫三原則:2、怎么樣(細致)3、像什么(修辭)
10、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對描寫的練習,同學們都有一個感覺:原來作文很簡單。這也是這節課,我要告訴同學們的一個道理——作文并不難。但也有一部分同學詞句匱乏,以后教學中,一定要加強詞句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