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自然災害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防范自然災害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范自然災害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地質災害的嚴重性和實施綜合治理的迫切性。
2、理解列數據、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增強環保責任感,做合格小公民。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自然災害已成為世界災害的主要原因,我國也不例外。每個公民應善待自然,把防治地質災害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自讀課文,初步了解我國地質災害的嚴重性。
思考:人類的那些活動可能會引發山體崩塌?
三、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師生共同探討后明確:
1、由于自然資源長期以來遭到人類毀滅性的破壞,生態嚴重失衡。可以說地質災害是自然對人類的報復。
2、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四、討論:
那些活動會使洪水或旱災更頻繁的出現?
閱讀課文。
小結:
環保是全世界的共同課題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哪個地方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得好……損失就小。
人們,請記住,防治地質災害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師生討論交流,明確觀點。
教師:綜上所述,歸納起來,希望每個公民都要認識到地質災害的嚴重性,樹立保護環境意識的責任感,善待我們的家園;希望不要用急功近利的行為破壞生態平衡;希望從上到下能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進行環境綜合治理,以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
五、總結全課:
圍繞“怎樣做一個具有環保意識的小公民”這一主題,設計一次實踐活動。
防范自然災害教案2
1.知道自己家鄉常見自然災害的特點及其危害,了解我國曾經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
2.學會用調查訪問等方法搜集資料,學會歸納整理資料。
活動準備:
1.搜集有關自然災害方面的圖片、文字資料,并進行分類。
2.通過調查訪問,了解家鄉曾經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及其帶來的損失,并寫好調查筆記。
活動過程:
一、課前初探
課前讓學生通過各種媒介,了解我國自然災害情況,并對相關資料進行分類。為學習《可怕的自然災害》做好充分準備。
二、課中探究
1.匯報展示、合作探究: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20__年我國自然災害的'課件:從年初的雪災,到5.12四川汶川地震。請學生看后談談自己的感受。(由于這兩次災害發生的時間離同學們較近,所以學生的感受比較強烈,發言也比較積極)
師: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災害。災害一旦發生,人類的。家園可能在瞬間被毀滅,生命可能被無情地奪走……(板書課題)
(2)展示圖片,認識災害
師:課前大家搜集了表現各類自然災害的圖片,并做成了剪報或者手抄報,下面我們就來舉行一個“災害圖片展”。
學生展示圖片,作簡單的介紹(可以結合具體的背景事件)。
(3)設計圖標,了解災害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這么多可怕的自然災害,不同的災害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我們仿照教科書第71頁的圖例給這些災害畫畫像吧!
教師示范圖例。教師畫一幅太陽照射著大地,大地都干裂了的圖,并告訴學生這表示“干旱”。教師給圖編一首順口溜:太陽高高掛,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壞了莊稼。
學生準備,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交流,展示(可以先說說順口溜或謎語,讓其余同學猜一猜)。
2.感悟深化,提升認識
(1)小小主播,講述災害
教師:課前很多同學不僅搜集了自然災害的圖片,還了解了許多發生過的自然災害,下面就進入我們的“新聞會客廳”,由小主播們播報新聞。
學生分全球新聞(國外發生的災害)、國內新聞(外地發生的災害)、地方新聞(家鄉發生的災害)進行播報。
學生1:大家好,下面播報全球新聞。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8.9級地震,并引發大海嘯,給沿岸各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該地區在海嘯中的遇難者總人數超過了25萬人。
學生2:大家好,下面播報國內新聞。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地震。據民政部報告,截至6月14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難,374159人受傷,失蹤17428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近萬億元人民幣,間接經濟損失不可估計。
學生3:接下來請聽地方新聞。據沂蒙生活報報道:20__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至今降水總量不足往年同期的30%,全市有719.4萬畝農作物受災,其中重旱面積437.5萬畝,絕產達80萬畝,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罕見。
(2)交流匯報,直面災害
展示調查表,交流近年來發生過的自然災害給家鄉人民帶來了哪些損失。仿照教科書第73頁的學生作品寫一寫、畫一畫,制作“災害記憶卡”,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片段。
3.生成問題,拓展延伸
學生談一談了解這些自然災害后的感受。
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哪些是無法避免的,哪些是人為的。對于前者我們要努力建立預警機制,防患于未然,對于后者,我們更要反思人類自身的行為,懂得遵循自然規律,保護生態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三、課后實踐
教師: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記住這些災害,只愿災害不再重現,悲劇不再重演。面對災害,人類做了些什么?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同學們課外可以找一找相關資料,下節課大家一起來交流。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力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去探索、發現、了解自然災害;對自然災害的特點、種類、危害有一種感性認識。在實際課堂中,由于學生對自然災害的了解不夠全面,所以在課堂上,學生的介紹僅僅停留在雪災、地震、水災、旱災等方面,對于其他災害了解得太少。這一點在以后學習中要注意,教會學生搜集資料時注意廣度。另外個別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不是很高。這一點也需要在今后的學習中改善。
防范自然災害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引導幼兒知道發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掌握好躲、爬、鉆、跑的技能,提高身體運動質素。
3、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地震發生時,該如何應變》;發生地震的影片一張;桌子、椅子、臉盆、床、鍋爐、衣柜等。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閉著眼睛聽音樂,讓幼兒感受地震時天崩地裂的感覺。教師觀察幼兒的表情。聽完音樂提問:音樂表現的是什么事情?(地震時的聲音)幼兒聽了音樂以后有什么感覺?(害怕、擔心)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么辦?
二、基本部分
1、圍繞影片與幼兒展開討論:
(1)剛才的故事里有哪些人物?發生在什么時候、地點?(2)發生什么事情啦(地震)?發生地震的時候,是什么感覺?(3)為什么會發生地震呢?
2、老師小結地震的可怕性,講解會發生地震的原因。
3、提問幼兒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開發幼兒的思維和想像能力。
4、觀看課件《發生地震時,該如何應變》。
5、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發生地震時,故事里面的曾美麗、小帥哥他們是怎么逃生的?(2)我們還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嗎?
6、教師小結發生地震時該如何應變。
(1)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要驚慌,要鎮靜。
(2)趕快跑到空曠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里的時候,要趕快把煤氣、電、水龍頭等關掉,然后把臉盤或是鍋等東西罩在自己頭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來,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燈或其他東西掉下來砸傷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處或玻璃處,以免它們掉下來摔傷你。
(5)如果在車上,要趕快把車熄火,停靠在空曠的地方,走出車外。
三、結束部分
1、幼兒進行地震逃生演習。
(1)場地布置:擺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臉盤、鍋爐等;安排一些幼兒坐在車子上。
(2)引導孩子們要注意別驚慌,要注意掌握躲、閃、鉆、爬的技能,別撞倒別人,要互相關心同伴是否脫離危險,互相扶持。教師要注意引導幫助孩子們掌握好逃生技能。
2、愛心教育
欣賞各界幫助地震災區的資料,培養幼兒的愛心。
防范自然災害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風。
2、對臺風的形成及危害有初步的了解。
3、掌握基本的自保方法。
4、能夠用不同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對臺風的看法。
活動準備:氣球、風鈴、電風扇等實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教師逐一出示物品:氣球、風鈴,風箏然后教師請出一位神秘的朋友,看它來了,知道它是誰嗎?引出風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物體的變化都是因為風來了。
2、引導幼兒思考風是怎么樣的呢?突出風是看不見,摸不著,抓不住的東西師可是我們可以用眼睛看到風的蹤跡,用身體感受到風,(如沒風用電扇)
二、引出不同種類的風,了解風知識,知道臺風是怎樣形成的?
1、讓孩子大膽的說出臺風來時的感受用聲音表情動作來表現物體在臺風中的情景。同時誦讀一段文字內容為:臺風來了,臺風來了,它卷起的飛沙走石像瘋狂的野獸到處破壞,到處毀滅,房上的瓦片飛了,窗上的玻璃破了,大樹被高高卷起又狠狠的摔下。
2、讓幼兒觀看錄像,與孩子一起說說說說感受
3、及時教授孩子在臺風中保護自己的方法
三、傳授繪畫方法:引導孩子用圖畫表現自己眼中的臺風,并展示孩子的作品。
活動延伸:
1、在區角增設其它氣象災害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氣象災害。
2、指導能力強的幼兒進行安圖標設計并進行作品展示。
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3
【活動目標】
1、認識臺風及其危險性,知道臺風的基本預警級別。
2、學習當臺風發生時,應該怎么辦。
3、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大膽地表達自己對臺風的看法。
【活動準備】
1、視頻《臺風的由來》,和風的聲音。
2、關于臺風各種圖片的PPT。
3、畫圖紙和彩筆。
4、幼兒的階段發展和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激起幼兒表達情感的興趣,導入主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呢,老師要介紹一位寶寶給大家認識,但是,這位寶寶很淘氣,先讓我們一起聽聽他的聲音吧,猜一猜他是誰?這風破壞性很強,看看圖片,你們都發現了什么?
1、教師播放PPT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有天,臺風寶寶問老師他是哪來的?老師也不知道就請來了燕博士來幫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燕博士是怎么說的?
(二)組織幼兒觀看視頻(臺風的由來)
(三)組織幼兒學習臺風的五個預警級別及其危害
(播放PPT圖片,幫助幼兒認識臺風的五個預警級別。)
教師:小朋友,臺風也有大小的區別,那我們怎么區別它們呢?
(播放PPT圖片,讓幼兒認識到臺風的危害)
教師小結:臺風經過地區將會發生大風、暴雨天氣,狂風會破壞建筑物、倒翻船只,暴雨會引發洪水,造成水澇災害,有時還會造成雹災。
(四)引導幼兒思考與討論,學會交流分享
教師:告訴老師當你們遇到臺風的時候在哪里?心里是什么感覺?那小朋友們知道么?當臺風來的時候,該怎么辦?
(提問并根據幼兒的回答與幼兒總結討論臺風來臨前后的自我保護方法)
教師小結:
1、發生臺風時,電視上都會出現紅色,橙色,黃色三種顏色的警報,見到臺風警報后,盡量不要出門。
2、準備充足的水、手電和食品,關好門窗。
3、盡量躲在房間的墻角,不要到處走動,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4、發生臺風不要害怕,要想想如何保護自己,逃生,自救
(五)讓幼兒用圖畫表現自己眼中的臺風,并展示作品
【活動總結】
臺風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自然災害,在福建這個臺風多發省份相關的安全教育活動是必要的。通過這堂課,讓幼兒認識臺風,知道臺風的基本預警級別,了解臺風的危害及影響,使幼兒懂得珍惜美好生活,保護自然生態,面對可怕的臺風時,冷靜思考,學會逃生,自救。
【活動延伸】
1、在區角增設其它氣象災害,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氣象災害。
2、指導能力強的幼兒進行按圖標設計并進行作品展示。
防范自然災害教案5
根據《綱要》的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和深遠的實踐意義。災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毫無防備。因此教育孩子掌握地震小知識、避震小訣竅、如何保護自己等基本的防護措施十分重要。讓孩子們提高防震意識,在災難到來的時候,能更好的保護自己,更好的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災大難面前不驚惶!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
2、教育幼兒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地震現場》影像資料、《小蟾童》防震減災科普動畫片、《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圖片6張。
2、一些小道具:枕頭、書包、臉盆、毛巾等。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引起幼兒的注意。
(一)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我們的房屋,座椅等東西發生了抖動,你們猜猜誰來了?引入課題地震。
(二)播放視頻:地震來了。
(三)圍繞錄像與幼兒展開討論:
1、剛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訴幼兒這個就是地震。)
2、師小結: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了,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四)播放課件《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藏。
師:“小朋友,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后,有很短的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短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被砸傷。”
引導幼兒逐一觀察課件,并向幼兒說明地震來了,該如何應變才是安全的。
(五)地震情景演練:地震中的自救
(一)室內自救
放置房屋、墻角、衛生間等。
(二)室外自救:
1、提問:如果地震發生時,我們在室外,又怎么辦?(幼兒討論)
2、請看視頻,學習室外自救知識。
小結:原離建筑物、躲在空曠的地方、保護好頭部。
3、教師播放警報音樂,幼兒演練
五、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自救知識,當地震來時不用怕!我們只有多學習和演練自救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小朋友們,記得把我們今天學到的自救方法與家人、朋友分享,好嗎?七、活動延伸:
學習兒歌《震前動物有預兆》,利用簡單、清楚的動物形象讓幼兒知道一些震前的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