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中秋節教案
編寫教案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好的活動中秋節教案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活動中秋節教案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活動中秋節教案篇1
教學目的
1、閱讀《中秋節》,認識節、八、月、十、夜、兒六個字。
2、學習復韻母ie、ue、er,會認字形,會讀、會寫。
3、學會整體認讀音節ye、yue。
4、學習由ie、üe、er這些韻母與聲母組成的音節。
教學重點
1、認識五個字,學習復韻母ie、ue、er及與聲母組成的音節。會讀、會寫。
2、整體認讀音節ye、yue的學習。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掛圖
教學過程
第1課時時間
教學任務:讀兒歌,認識生字、學習復韻母ie、üe、er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月餅嗎?那什么節日我們才會吃月餅呢?(中秋節)過中秋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歡歡樂樂地過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兒歌《中秋節》,板書課題。
二、學習兒歌,認識生字
1、學生聽一聽《中秋節》,這首兒歌。
2、師范讀;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兒歌。
3、說說中秋節是哪一天,這一天像征著什么?
4、自己能讀的同學大聲讀給同們聽。
5、指名學生讀,學生相互評議。
6、師和同學們一起練習用拍手讀的方法,練習記憶。
7、在讀兒歌的基礎上,通過出示生字卡片、組詞讀句子等方法認識六個生字。
三、學習復韻母ie、ue、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
1、學習韻母ie、u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
(1)觀察圖,隨觀察隨出現ie的韻母,說說它的組成?
(2)學生讀準字音、認識字形。
(3)出示整體認讀音節ye。引導學生:ie和ye讀音相同,但ie是韻母可以和和別的聲母組成的新的音節,ye是固定音節,要整體認讀。
(4)üe、yue的出示方法和學習方法與ie、ye的方法相同。提示y和üe組成音節時ü上的兩點省寫。
2、er的發音難度較大,可以借助口語中的而且、耳朵、兒子等幫助發音。
3、正確書寫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1)可采取學生討論、教師執筆、大家評議的方法。
(2)和學生一起看怎樣寫漂亮。
四、總結
這節課你們都學到了什么?
第2課時時間
教學任務:鞏固練習、寫好韻母ie、ue、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并練習與聲母的拼讀。
四、復習ie、ue、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的發音
二、拼拼讀讀
1、觀察圖,可按照聲母韻母音節音節詞語,學生自己先試著拼一拼。
2、向學生介紹拼音方法:前音輕短,快速與韻母碰撞。
3、指名學生試拼,試拼后肯定、鼓勵學生,為以后打下基礎。
4、出示帶調的音節。(強調ü和j、q、_相拼時要去掉兩點)
_üe_uetong_ué
diediehudie
三、找一找ie、ue、er能和那些聲母做朋友。
1、出示部分聲母和韻母,讓學生連線試作。
2、指名學生拼讀。
四、書寫練習,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完成練習冊上的相關練習。
六、作業
在拼音本上練寫韻母ie、ue、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
板書設計
13中秋節
節八月十夜兒
課后附記
活動中秋節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中秋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及習俗。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嗎?老師說一個謎語,你們來猜猜,看看誰最聰明。
(出示課件)謎語:迎佳節,慶豐收,歌舞表演樂融融。月餅香,月餅甜,全家歡樂大團圓。
是什么節日?(中秋節)
二、中秋由來、習俗
你知道中秋節是哪一天嗎?中秋習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
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吳剛折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的來歷有關習俗:吃月餅、團圓飯、賞月。
月餅的來歷:唐代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三、七嘴八舌話中秋
1、剛剛老師先講述了一些中秋小故事傳說,現在由同學再補充一點點與中秋有關的神話故事;可以講一講中秋節的習俗。可以說一說與中秋或月亮有關的詩。(簡短時間完成,注意用來調動氣氛)
嫦娥奔月、玉兔搗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舉杯望明月,對影成三人
3中秋月(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4《古朗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2、活動二:老師和同學分享中秋怎么度過
難點(1)狀物(賞月)+寄情(表團圓幸福感、異鄉思念之情···)
狀物(教學生用比喻)
1今天多云,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云層里,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2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3現在的月亮特別明亮,圓月像一只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
4那高高懸掛著的圓月就像一個晶瑩剔透的白玉盤。
結尾寄情(篇末點題)
1夜已深,月正圓,我愛中秋,我愛圓月。
2中秋佳節真快樂呀,不但月亮圓,而且人們也和親人一起圓聚。中秋節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議呀!
四、出示一篇小范文
板書:
1短信祝福
2中秋的由來、習俗
3明月(狀物)、吃月餅的場景
4結尾抒情
五、布置作文《中秋月圓》
活動中秋節教案篇3
一、活動主題:
中秋佳節話感恩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知道中秋節歷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圓”的原因,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興趣,感受親情,學會感恩。
3、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準備:
搜集關于中秋節的有關資料布置活動場景
四、活動時間:
__年9月17日第7節
五、活動地點:
五(1)班教室
六、活動組織:
賀健榕陳欣彥朱峻成李建朋
七、活動過程
(一)、了解來歷,感受中秋節悠久歷史
1、師: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收集了一些關于中秋節的資料,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2、學生交流中秋節來歷。
3、小結: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民間傳說很多,究竟哪個更準確,我們已無法證實了。但是,根據史書記載,唐朝初年,中秋節就成為固定的節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已成為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思考:每個月的農歷十五都有圓月,為什么把中秋節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說說你的想法。
(二)交流中秋節的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2、月餅欣賞(課件出示)針對月餅的包裝進行厲行節約教育。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三)、聯系自己,暢談中秋感受:
1、過渡:中秋節為什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為什么常借中秋節月亮最圓時表
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與親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們又是怎樣來慶祝中秋節的呢?帶著這些問題,繼續我們的交流。
2、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今天,就讓我們打開記憶的閘門,
將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現出來,說說我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學生一四人小組為單位。
(1)講述對中秋節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過節方式。
(2)討論: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才能體現對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3、學生交流
①教師啟發引導:爸爸、媽媽為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贈送月餅,全家團聚。)
②思考: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表達一份孝心。)
師:中秋節過得真有意義,令人難忘。
(四)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交流
(主持人: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把你知道的有關中秋節的詩句和大家交流一下)
八、活動小結: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陽直射赤道),空氣中水汽較少,透明度較好,月亮便顯得特別明亮。又因為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可是還有多少外出打工的父母不能回家與你們團聚,你一定想用語言表達你隊親人的思念,請你給在遠方的親人寫一段話,表達你的思念之情。
活動中秋節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習俗,體會過節的氣氛。知道中秋節是我過傳統的民間節日。
2.初步了解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
3.激發幼兒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5.交流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6.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重點難點
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活動準備
月餅(若干份)、圖畫紙、彩色水筆、范畫:月之中、月中、月末時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談話導入課題。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說說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2.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中秋節團圓的含義。
二、了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師節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交流討論。月亮姑娘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變化的呢?什么時候變細?什么時候最圓?什么時候像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3.教師小結: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變化。月初時,月亮細細的彎彎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變越大,像鐮刀了,像小船了......。到每個月的農歷十五十六的時候,月亮最圓,像個大圓盤。接著,月亮又開始慢慢的變小,變呀變呀,到月末時又變得細細彎彎的了。
三、畫一畫:會變的月亮。
教師出示范畫,向幼兒介紹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幼兒操作:繪畫《會變的月亮》。畫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通過開展《中秋節》的活動,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了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例如:在活動時,有小朋友問:“老師,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狀。”
如果課前我能準備月球儀或課件。這時就可以出示月球儀或課件,向幼兒展示并介紹有關月球表面的狀況以及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情況。激發幼兒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活動中秋節教案篇5
活動設計背景
中秋節前,超市中各式各樣的月餅琳瑯滿目,街上月餅加工點,濃郁的香味很遠就能聞到,節日的氣氛漸濃。但在孩子們眼里,這些傳統節日只是放幾天假,吃一些傳統食品而已。幼兒對我國的傳統節日了解甚少,尤其是節日中各種民俗民風形成的豐富的節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引導學生探究我國的傳統節日,并借此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說說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準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一、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二、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三、引導幼兒說說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四、說說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并著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五、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征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六、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教學反思
1、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2、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所選的歌曲和錄音故事作為學習的主體始終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兒的比較喜歡,參與性強。
3、幼兒能簡單、流暢講述中秋節的習俗,很好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中秋節教案篇6
一活動背景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20__年9月下旬
三活動地點
各班自習教室
四活動主題
中秋節及元旦之際,每個班組織進行一個主題班會,促進同班同學的交流,以增進友誼。
五活動目的
1、使同學們感受到家的溫暖,不至于在這樣一個團圓的日子里感到寂寞。
2、增強同學之間的情感,是同學之間有進一步的了解。
3、鍛煉同學們表現自我的能力,使同學們敢于表現自己。
4、增強班級凝聚力,為下一步班級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活動負責人
組織部學生干部及各班班委
七活動前期準備
1、各班委到院里領取300元的補助金,其余的各班自付。
2、借用學校的啦啦棒加油鼓以及擴音喇叭等設備。
3、統一學生時間,選擇最恰當的時間舉行晚會。
4、班委統一采購月餅等食物。
5、每個班要表演節目,如唱歌,跳舞,小品等。
八總結評優
由組織部發起進行評選獎勵活動并各班寫一份總結書。
活動中秋節教案篇7
目標:
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在參與中秋節各種活動中能大膽自信地表現自己;在成人引導下,學習尋找、搜集資料,并學習交往、合作與分享;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祖國的傳統文化。
一.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了解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知道教師節、國慶節、國際勞動節等重要節日的名稱日期,進一步了解這些節日的社會意義。
3.積極參與各種節日的籌備及慶祝活動。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愛親人的健康情感,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教師指導建議:
1.環境: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餅、水果;制作各種燈籠;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掛圖、畫有觀賞月亮的圖片等。
2.游戲:“月餅加工廠”。教幼兒制作各種月餅,做好的月餅裝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賣,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動: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傳說,如:“嫦娥奔月”、“到月亮婆婆家做客”等,使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創編表演童話劇由幼兒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進行表演。
4.觀察活動:請幼兒在節前節后觀察月亮的變化,并做月亮變化(從小月牙開始觀察記錄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兒自己觀察并將結果畫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園共育:
(1)指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大小變化。
(2)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3)中秋節前夜,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進行“慶中秋晚會”。可做月亮變化日記展、表演節目(盡量讓幼兒自己準備),將從家中帶來的食物與大家分享,用望遠鏡觀察中秋節的月亮等。
活動自始至終都應讓幼兒直接參與,使每位幼兒有機會表現自己并獲得愉快、自信的內心體驗,讓幼兒親自感受和體驗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和多樣性。家長可通過賞月、家人團聚、欣賞精彩的傳統節目——中秋之夜聯歡晚會,給孤寡老人送月餅等形式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活動中秋節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中秋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5、閱讀故事,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并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二、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三、了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么?
四、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1、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2、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3、老師小結。
五、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認識中秋節”這堂課對于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過節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活動中秋節教案篇9
教學要求:
1、了解中秋節的有關知識。
2、介紹有關中秋節的傳奇故事。
教學過程:
一、齊讀班會的主題,交流對主題的理解:
(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是團圓的日子,我們心里也會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識競猜:
1、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我們能正確說出是哪三個節日嗎?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2、中秋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許多習俗,我們知道些什么習俗都可以說出來哦,看誰說的多?
(拜月娘、賞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餅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師引:
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現在就讓老師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嫦娥奔月》
2、學生扮演嫦娥姑娘來介紹其他中秋節的習俗
好,聽了老師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繼續介紹關于中秋節的神話故事
好,聽了嫦娥姑娘的給我們的介紹,老師覺得中秋節真是個非常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啊。它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呢。(看時間待定)
月中玉兔
吳剛伐掛樹
4、介紹中秋節的水果
四、聯系班級實際,討論中秋節的活動方案
1、討論:很快就是中秋節了,我們有什么想法嗎?大家想過沒有,中秋節怎么過?
2、同學之間交流
我們二(3)班的特點之一就是,我們班有幾個寄宿生,他們的爸爸媽媽不在桃山,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我們該對他們做點什么?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全班每一個同學都愛他們。他們的親人不在自己的身邊,可是我們同學都在他們身邊,我們就是他們的親人。
4、同學交流
五、小結
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我們班級同學如何過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二(3)班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大家永遠齊心協力,共同出謀劃策做好每一件事!
活動中秋節教案篇10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4.知道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5.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請點擊)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請點擊)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