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
教案編寫需要依據不同的學科和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以確保教學質量。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活潑歡快的曲調,了解并拍出3/4拍的“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2、能用跳躍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創造性地出歌曲所表現的情景。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在自然角飼養小蝸牛,幼兒觀察蝸牛的特征和習性,增進對小蝸牛的理解與喜愛。
2、《我是快樂的小蝸?!芬魳泛袔?。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師:老師帶來一首謎語,你們聽一聽它是哪種小動物?
謎語:走路從來不回頭,背著房子去旅游。伸出兩只小犄角,一別看來一邊走。(為了更形象,教師一邊模仿動作,一邊說謎語。)
2、出示實蝸牛圖片,幼兒觀察小蝸牛的外形特征,激發幼兒對小蝸牛的興趣。
(1)小蝸牛長什么樣子?
(2)小蝸牛平時都在干什么?
(3)小蝸牛爬起來是怎樣的?它的表情怎樣?哪個小朋友來形容一下?(幼兒用肢體或語言表達)
3、欣賞歌曲,熟悉旋律,3/4拍的節奏特點。
播放歌曲《我是快樂的小蝸?!芬魳?,幼兒完整欣賞歌曲,教師跟幼兒邊聽歌曲邊拍節奏,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曲調。
(1)剛才聽了這首歌曲有感覺?
(2)教師幼兒用語言或肢體動作出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4、欣賞歌曲,學唱歌曲。
(1)欣賞遍歌曲,幼兒隨音樂節奏學說歌詞。提問:你們聽到歌曲中唱了?說說感覺哪句歌詞最有趣?喜歡哪句歌詞?并嘗試唱一下或用動作來。
(2)教師將幼兒喜歡的歌詞分組,教師彈唱,幼兒隨音樂嘗試大聲跟唱。(教師表揚,糾正唱錯的地方。)
5、采用不同方式表現歌曲。
(1)引導幼兒用個別表演、分組輪唱、男女對唱的形式練習演唱歌曲。
(2)鼓勵幼兒加上動作創造性的演唱。
6、教師小結。
師:多可愛的小蝸牛呀,跳得真好,美麗的春天來到了,一起去旅游吧。
在《我是快樂的小蝸?!返囊魳钒樽嘞?,帶孩子走出活動室。
7、活動延伸。
將《我是快樂的小蝸?!芬魳吠斗旁诒硌輩^,供幼兒自主演唱和表演。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2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學習《撥浪鼓》中前半段的二聲部輪唱。
2、在教師指揮動作和圖譜的提示下,遷移原有歌曲中回聲經驗學習演唱第二聲部。
3、愿意控制自己的音量,感受與同伴合作演唱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會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2、已學會歌曲《撥浪鼓》后半段。
3、原聲和回聲。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教師和幼兒合作演唱歌曲。
2、引導幼兒回憶《山谷回音真好聽》中原聲和回聲的關系。
(二)欣賞歌曲《撥浪鼓》前半段,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的形式。
1、教師和配班教師合作二聲部輪唱《撥浪鼓》,幼兒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
2、教師再次合作演唱,引導幼兒說出二聲部輪唱的方式并嘗試演唱。
3、教師范唱第一聲部,幫助幼兒了解歌曲內容。
(三)教師逐步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習二聲部輪唱。
1、根據幼兒所聽到的歌曲內容,教師逐步出示圖譜并練習。
2、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了解每個樂句的音值并正確演唱。
(三)幼兒嘗試演唱《撥浪鼓》,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1、教師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2、教師指揮,幼兒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3、教師指圖,幼兒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4、幼兒看圖譜輪唱歌曲前半段。
(四)完整演唱表演歌曲
幼兒自由選擇原聲或回聲,加入歌曲后半段,完整演唱歌曲。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3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游戲活動,有表演的興趣。
2、感受音樂的快慢,并能用相應動作表現。
二、活動準備:
1、小圍裙、音樂、錄音機;
2、玩過“買菜”游戲。
三、活動過程:
(一)律動“買菜”:
1、師:系上了小圍裙,你們是誰呀?(幼:我們是快樂的小廚師)
師:小廚師們!(哎?。┛嫔闲』@子!(噢?。┮黄鹑ベI菜?。ê茫。?/p>
2、聽“開汽車”音樂“上菜場”。
3、律動“買菜”:
齊念:走一走、看一看,小菜場、真熱鬧,葷菜蔬菜樣樣有,紅蘿卜、綠青菜,新鮮黃瓜擺一排;小螃蟹、大甲魚,雞鴨魚肉任你挑。(邊念邊做拍手跺腳等動作)
師:紅蘿卜、綠青菜——妹:我要買!
師:小螃蟹、大甲魚——弟:來兩只!師:新鮮的雞鴨魚肉——眾:我們要!齊:葷菜蔬菜買一籃,開上汽車回家嘍!
4、聽“開汽車”音樂回家。
(二)欣賞音樂“切菜”[]
1、師:你們買了什么菜呀?(蘿卜、青菜、魚、肉等)這么大一塊肉,該把它切小了才能燒,怎么切呢?(很慢、很用力的)
2、師隨慢音樂做切大肉動作。
3、幼兒隨慢音樂做切大魚、大肉動作(配上嘿—嘿—)。
4、聽快的音樂,讓幼兒進行對比:你們聽,這段音樂是在切大魚大肉嗎?是在干什么?
(切大魚大肉可真累,所以很慢、很用力的;現在的音樂很快的,就象在切蔬菜,因為蔬菜比較嫩、容易切。)
5、一起聽快的音樂切蔬菜。(配上篤篤篤,篤篤篤)
6、聽快慢交替的音樂做相應的切菜動作。
(三)結束部分:復習歌表演“辦家家”。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4
一、設計思路:
本節活動是由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熊出沒》為出發點,讓幼兒跟隨音樂模仿小熊熊跳舞笨拙的動作,步步遞進加大難度,同時利用光頭強這個角色引出游戲,不但幼兒在游戲化的模式中學習,而且懂得正能量的傳播嗎,充分利用孩子的興趣點設計了本節活動。
活動名稱:韻律活動《熊跳舞》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嘗試在故事的情境中體驗音樂不同的段落。
2、熟悉樂曲旋律,用肢體動作表現“小熊熊”跳舞的動作。
3、能跟隨音樂的變化玩游戲,感受角色游戲的樂趣。
重點:讓幼兒了解交誼舞交換舞伴和創編跳舞動作
難點:讓幼兒在游戲中理解光頭強的兩次心理變化的特點
二、教學準備:
1、音樂《熊跳舞》《三只小熊》松樹、伐木道具、
2、幼兒有跳雙圈集體舞的經驗
三、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幼兒觀看
1、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看的動畫片,請你們認真看,我有問題要問的哦!
2、教師提問:視頻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結果怎么了?
(二)教師講故事導出A段音樂,幼兒學習動作。
1、教師講故事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熊大在森林舉行一個盛大的音樂舞會,邀請森林里的小熊們都來參加,可是每個小熊都要有一個舞伴,熊大的舞伴熊二,在舞會上,(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他們跳的很開心,跳著跳著,大家都累了,不知不覺睡著了,這個時候,光頭強得到了這個消息,心想:這可是我砍樹的大好機會,不料正在砍樹的光頭強發出伐樹的聲音被小熊熊聽見了,小熊熊們跑去抓出了光頭強,說:看你以后敢不敢了,光頭強說:不敢了不敢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放走了光頭強,給他一次機會,小熊們回去繼續跳舞,休息時又聽到了伐木的聲音,光頭強又被抓住了,保證以后不砍樹了,和小熊一起保護森林,小熊們很高興的邀請光頭強一起來參加舞會了.
2、動作
師:在舞會上,小熊是怎么找舞伴的?然后介紹自己,怎么介紹的?最后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怎么擺個姿勢美一下呢?
3、幼兒感知音樂
師:我這里有一段音樂就是熊跳舞,請你們聽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動作.教師示范。
4、師幼跟隨音樂學習上肢動作。
師:剛才小熊熊是怎么找舞伴的?幼兒模仿熊走路的動作,下來我是雄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接下來怎么跳舞的?
我們再來聽次音樂,一起來跳舞.
5、師幼跟隨音樂學習完整動作。
師:你們坐在椅子上能跳得很漂亮嗎?要怎么辦?
我們站著試一次.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擺個姿勢我們換一下,準備.
6、幼兒找舞伴跳舞
這次我們跳舞有一點的變化,每個小熊熊找到舞伴,要拉手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場地很大,散開站)要讓別人知道你是好朋友,面對面地站好,我們來試一下,強調擺個姿勢.多次.請一對幼兒示范.
師幼一起跟隨音樂找舞伴跳舞.
7、創編擺個姿勢美一下的動作.
還可以怎么擺姿勢,個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模仿.
跟隨音樂再來一次,換角色進行。
8、師幼一起跟隨音樂雙圈舞律動。
師:我們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么隊形換朋友?(雙圈舞)
男孩拉手站里圈,女孩站外圈,男孩不動,女孩子怎么換朋友?(走動轉圈)做什么動作的時候換朋友?轉圓圈的時候又要和好朋友怎么樣?我們試一次。我們跟著音樂試一次。
(三)播放B段音樂,光頭強表演砍樹
1、配班老師:哈哈!聽說小熊熊在舉行舞會,這可是我砍樹的大好機會。
2、播放B段音樂
師:你們聽誰來了?
師:光頭強來砍樹了,我們把他抓住。
(四)跟隨音樂完整游戲
1、第一次游戲,小熊熊將光頭強抓住,說:看你以后還敢嗎?光頭強說不敢了,不敢了。結束游戲
2、教師小結:光頭強被我們趕跑了,我們繼續跳舞吧!跳舞的時候如果聽到伐木的聲音就要敢快去追光頭強,去晚了,他就跑了。
3、第二次游戲,光頭強接老板電話,說:老板又來電話了,我真的不想砍樹了,可是為了生活,我再悄悄的砍一次吧!聽到砍樹的聲音去追光頭強,抓住光頭強說:以后我再也不砍樹了,大家一起保護森林!
4、師:光頭強不砍樹了,和我們一起保護森林,我們一起邀請他來參加舞會吧!
(五)跟隨音樂《三只小熊》離開活動室,活動結束。
師:小熊熊們,天色已經不早了,我們舞會就到這吧,跟光頭強說“再見”!我們回家啦!
四、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向大家展示了韻律活動的基本教學過程。《熊出沒》是孩子喜歡的動畫片,活動開始,老師以《熊出沒》的動畫視頻導入,瞬間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接下來,老師又以故事的方法,介紹活動包含的主題內容,并以兒歌: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滲透了音樂律動的動作,使孩子輕松的掌握了學習的內容。在后面游戲中,以松樹的情景布置以及“光頭強“逼真的表演,有趣的音樂,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使整個活動在輕松,快樂中進行,達到了活動目標。
不足之處:
1、教師交代雙圈舞的游戲規則不夠完整清楚,致使幼兒游戲的時候秩序比較混亂。
2、由于教學活動場地較小,游戲環節,小熊熊抓光頭強時,在超短的時間里孩子們一哄而上,場面混亂較為危險。(改為孩子們拉圈圍住光頭強)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聽辨各種東西發出的聲音,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2、通過探索、操作活動,激發幼兒對各種聲音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錄音機,音樂磁帶
2、電腦,各種聲音的錄音
3、探索聲音所需材料:飲料瓶(有空瓶,有裝沙子、黃豆的);筷子(有單根,有成捆的);三角鐵棍,水彩筆
活動流程:
謎語(耳朵)——聽音樂——探索身體發出的聲音——分組探索各種物體產生的聲音——為音樂伴奏——延伸
活動過程:
一、謎語
耳朵:左一片右一片,隔著山頭看不見,你也有我也有,沒它什么也聽不見。
提問:耳朵有什么用?
二、聽音樂
1、請小朋友聽聽,是什么聲音?
2、幼兒回答所聽到的聲音。
三、探索身體發出的聲音
1、教師拍手,然后問幼兒: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并請幼兒集體模仿一遍。
2、幼兒探索自己的身體哪部分能發出聲音,并示范。
3、集體模仿示范的幼兒。
四、分組探索各種物體產生的聲音
1、把準備好的東西分組發給幼兒,自由探索
2、各組找幼兒示范自己探索的結果。
3、集體模仿。
4、讓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五、為音樂伴奏
大家分別用自己手里的物品按教師的指揮,為歌曲《春天在哪里》配節奏。
六、延伸
教師小結:聲音就是物體震動后產生的,生活中離不開聲音,但也不能制造噪音。啟發孩子尋找大自然中的聲音。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6
活動目標:
1、運用音樂語言再現對蔬菜探究的體驗,體會參加“蔬菜”音樂會的快樂。
2、學習手耳協調地合作演奏,激發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蔬菜的實物、音塊。
活動過程:
一、運用模仿動作,再現送菜到菜場的&39;情境
1、回憶參觀菜場的經歷,談論蔬菜的不同營養。
2、按音樂節奏用動作表現各種送菜的方法,將蔬菜送到菜場去。
3、相互觀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動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買菜一一學唱歌曲《買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買菜的歡樂,表現活潑跳躍的旋律。
2、結合蔬菜的特征與口形,例如“番茄圓溜溜”——嘴巴圓圓地漸漸打開。
3、注意周圍同伴的歌聲,用和諧的聲音唱歌,表現許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壓壞。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樂會
1、談論馬鈴薯、胡蘿卜、番茄、青菜、青椒、黃瓜等54不同蔬菜的營養。
2、幼兒自選一個音塊,排成5隊蔬菜(do:馬鈴薯,re.胡蘿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黃瓜)。
3、運用熟悉的樂曲《小星星》,演奏樂曲中屬于自己音塊的部分,并用接著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從少數幼兒參加演奏,逐漸增加人數,每一次演奏時注意傾聽,共同尋找將自己的音塊及時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參加,逐步做到整齊地演奏。
5、幼兒輪流擔任菜場經理,指揮“蔬菜們”合作排練和演出。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7
活動背景
音樂《修鞋匠》具有結構清晰、旋律鮮明的特點,很適合設計成為音樂活動。此音樂原來設計的是關于修鞋匠的故事,由縫鞋子、釘鞋子、繞線三個情節組成。然而修鞋匠距離幼兒生活較遠,幼兒較難理解和表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應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那怎樣才能使音樂故事的情節貼近幼兒的理解呢?
為了解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我首先讓孩子們在過渡環節聆聽這首音樂。當他們聽到音樂的第一部分沉重、緩慢的聲音時,立刻有點緊張地說:“灰太狼來了!”“熊來了!”“怪獸來了!”我追問孩子們為什么是這種感覺,有的說:“聽起來重重的?!庇械恼f:“低低的聲音聽起來好可怕!像大怪物的走路聲?!庇纱丝梢姡⒆觽兊囊魳犯兄欠浅5轿坏?,這也給了我創編新故事情節的啟發。
于是在播放第二段音樂前我先問孩子們:“音樂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灰太狼要去做什么呢?”我給孩子們播放了第二段音樂,當第二段音樂用兩種音色交替反復出現同一個節奏型時,有的孩子說是敲門的聲音,有的說聽到了釘釘子的聲音。我問孩子們:“是誰在敲門?誰在釘釘子呢?”好多孩子都說是喜羊羊在釘釘子,灰太狼好像來敲門呢!在播放第三段音樂前,我問孩子們:“我們接下來聽一聽,看最后灰太狼抓到喜羊羊了嗎?”當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聽到第三段歡快的音樂時,他們高興地說:“沒抓到!”就這樣,一個完整的音樂故事創編完成。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孩子們熟悉和喜愛的動畫片,以此設計的故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可以說,這節活動是我和孩子共同設計的。在有了充分感知音樂的曲式結構的基礎上,孩子們有了大膽表現的欲望。在自由活動時間,他們自發玩起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表演游戲,有的孩子扮演兇神惡煞的灰太狼,有的孩子則扮演機智的喜羊羊。
看到孩子們這么喜歡表演游戲,我決定帶領孩子們一起玩音樂扮演游戲——喜羊羊和灰太狼。為了使得音樂更加貼切故事情節,更加適合小班幼兒表現,我將音樂《修鞋匠》進行了變慢處理。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音樂活動,在角色扮演時能根據音樂特點表演出相應的動作、表情。
2.嘗試看指揮進行樂器演奏。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前的過渡環節中播放音樂,通過傾聽、討論的方式讓幼兒熟悉樂曲,能聽辨出樂曲《修鞋匠》的曲式結構,創編相應的故事情節。
2.知道鈴鼓、打棒、串鈴的演奏用法。
物質準備
1.樂曲《葡萄牙舞》、《快樂的森林》和《修鞋匠》的改編版。
2.喜羊羊、美羊羊、羊村圖片,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頭飾,自制羊村大門。
3.手鼓、打棒、串鈴,3種樂器的卡片各1張。
活動過程
一、創設音樂故事情境——“去羊村玩”,帶領幼兒伴隨《葡萄牙舞》音樂入場。
帶幼兒入場時,提示幼兒注意聽音樂中的上行音階和下行音階,分別用上山和下山的動作表示。
師:我們一起去羊村玩兒吧!去羊村的路上要上山、下山,請小朋友仔細聽音樂,聽一聽音樂中哪里是上山,哪里是下山。我們出發吧!
孩子們的表現非常好,當聽到音樂中的上行音階時,他們做出了身體逐漸變高以至墊腳尖的動作,表示上山;當聽到下行音階時,孩子們做出身體逐漸降低以至蹲下的動作,表示下山。
(本節活動是一節音樂表現活動,音樂表現離不開認真傾聽音樂,只有認真傾聽音樂才能恰當地表現。為了讓幼兒認真聽音樂,感受到動作是根據音樂而變化的,我選擇了有上下行音階的《葡萄牙舞》,讓幼兒隨音樂做簡單的動作,感受音樂與動作的密切聯系,既是本節課的熱身環節,也是一個鋪墊。為了引出后面的音樂故事,我根據這個音樂創編了去羊村路上要上下山的游戲情境。)
二.傾聽樂曲《修鞋匠》,并在音樂伴隨下進行角色扮演。
(一)創設問好的游戲情節,以此帶領幼兒自然進行節奏練習。
一邊播放PPT,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一邊問幼兒:看,誰來門口迎接你們了?
幼:喜羊羊和美羊羊。
師:原來是喜羊羊和美羊羊呀,它們要和小朋友問好。
教師一邊用手拍出下面的節奏,一邊模仿喜羊羊和美羊羊向小朋友問好。
小朋友,你們好!
接著引導幼兒用同樣的方式向喜羊羊和美羊羊問好。
孩子們快樂地隨老師一起邊說邊拍出下面節奏型。
喜羊羊,美羊羊,
你們好!
如果幼兒第一次拍得不太正確,教師可以用喜羊羊的口吻說,“小朋友,你們好像和我的方法不一樣呀”,引導幼兒再拍一次。
(本樂曲第二段里面反復出現了同一個節奏型,所以利用問好情節設計了節奏練習這一環節。)
(二)引導幼兒根據樂曲第一部分音樂,有表情、按節奏模仿灰太狼走路以及羊羊們害怕的樣子。
1.播放樂曲第一部分,引導幼兒注意傾聽。
師:喜羊羊和美羊羊正高興地迎接小朋友呢。可是,聽,誰來了?
由于孩子們已經熟悉音樂,馬上說出:灰太狼!
2.引導幼兒隨音樂節奏大膽模仿灰太狼的樣子。
師:音樂里重重的聲音,原來是灰太狼來了!誰來學一學灰太狼走路?
孩子們伸出了灰太狼的“大爪子”,按節奏學著灰太狼走路。可是在長音的時候很多幼兒停不下來。于是在總結幼兒表現的基礎上,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注意長音的處理。
師:你聽到音樂里長長的聲音了嗎?是灰太狼在干什么呀?
幼:聽到了?;姨呛孟癫蛔呗妨?。
師:灰太狼為什么要停下來呢?
師:灰太狼走幾步就要停下來仔細看一看前方的路,因為去羊村的路上有很多喜羊羊設下的陷阱,灰太狼怕掉到陷阱里,所以要停一停。小朋友一定要仔細聽音樂里長長的音,可別掉進陷阱。
幼兒再次表演時聽到長音都停了下來,生怕掉進“陷阱”。但是雖然動作跟上音樂了,可是表情一點都不像兇狠的狼。音樂表演不僅要合拍,扮演的角色的表情也應該到位。所以我和幼兒討論如何表現出狼的表情。
師:灰太狼去抓羊時會做出什么樣的表情才能讓喜羊羊害怕?
幼兒紛紛齜牙咧嘴地擺出各種兇狠的表情。
此時教師可以假裝非常害怕的樣子,并說著“哎喲!好嚇人呀”,讓幼兒感到滿足和成功。
師:灰太狼去抓羊的時候必須擺出一副非常嚇人的表情才會讓羊羊們害怕。所以小朋友在學灰太狼走路的時候也要做出讓人害怕的表情??纯茨膫€小朋友最像灰太狼。
孩子們接下來的表演非常生動。
3.引導幼兒模仿羊羊們看到灰太狼時害怕的表情。
師:灰太狼快到羊村門口了,羊羊們會是什么心情?誰來學一學?
孩子們紛紛做出各種害怕的表情和動作。
(三)引導幼兒根據樂曲第二部分的音樂,扮演喜羊羊釘釘子、灰太狼敲門的情節。
1.引導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模仿羊羊們釘門的動作。
師:喜羊羊想了一個什么辦法來阻止灰太狼進入羊村呢?我們來聽音樂吧。
幼:釘釘子。
師:音樂里發出了叮叮當當的聲音,原來喜羊羊要把門釘結實,不讓灰太狼進來。我們也來學一學羊羊們釘門的樣子吧。只有仔細聽音樂,和里面的叮叮當當的聲音一樣才能把門釘結實哦!
孩子們隨著音樂用小拳頭模仿釘釘子的動作。部分幼兒的動作沒能跟上節奏,教師此時可以邊哼唱第二段樂曲邊做釘釘子的動作,以給幼兒清晰的合拍示范。
師:我發現有的羊羊用小耳朵仔細聽著音樂,和音樂里的叮叮當當的聲音一樣,有的羊羊和音樂里的不太一樣哦,門可是沒釘結實,要加油哦!我們再來一遍。
大部分幼兒能合拍做動作。
(不要強求所有幼兒都能跟上節奏,只要盡力就好,因為合拍做動作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幼兒的節奏感是在不斷感知、表現音樂的過程中增強的。)
2.引導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模仿灰太狼敲門。
師:羊羊們釘門的時候,灰太狼在做什么呢?
幼:灰太狼在敲門。
師:灰太狼來到羊村門口怎么做才有可能把門敲開?
幼:使勁兒敲門。
師:灰太狼要跟著音樂里的聲音使勁兒敲門才行。我們聽著音樂學學灰太狼使勁兒敲門吧。
幼兒扮演灰太狼隨節奏使勁兒敲著羊村的門。
(如前,如果大部分幼兒不能隨節奏敲門,可以引導幼兒再來一次。)
(四)引導幼兒根據樂曲第三部分的音樂,表現羊羊們氣走灰太狼的喜悅之情。
師:灰太狼進到羊村里了嗎?我們來聽音樂。
幼:沒有!喜羊羊成功啦!
師:音樂聽起來很高興,看來灰太狼沒成功。羊羊們怎么表達自己高興的心情?可以做什么事情?
幼:羊羊們可以跳舞。可以沖著灰太狼高興地笑、擺擺手。
師:誰來學一學?
有的幼兒獨自跳舞,有的和伙伴拉著手跳舞,有的揮著手笑著。
師:灰太狼沒能抓到羊,會是什么心情?
幼:非常生氣。
師:怎么做才能讓別人看出灰太狼非常生氣?
有的幼兒又著腰、跺著腳模仿灰太狼生氣的樣子,有的跺著腳走開,還有的嘴里不停地哼哼著表現生氣的樣子。
(五)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跟隨音樂進行角色扮演。
1.引導幼兒進行第一次表演,教師觀察、尋找表演中的優點和不足。
師:我們聽懂了音樂里的故事,現在我們要一起把故事表演出來啦!想當羊羊們的小朋友可以走到羊村里,想當灰太狼的小朋友請到狼堡里。一定要注意聽音樂哦!
扮演灰太狼的幼兒伸出“狼爪”,展現出兇狠的表情隨著音樂向前走,部分灰太狼忘記了長音處的停步不前。大部分灰太狼能隨著音樂節奏使勁兒敲門,最后灰太狼離開時有的幼兒沒有表現出生氣的樣子。扮演喜羊羊的幼兒能表現出狼靠近時害怕的神情,有的蹲在地上不敢起來,有的捂著自己的腦袋不敢看。羊羊們釘釘子時,有的羊羊一著急沒隨著音樂的節奏釘釘子,釘得比較快。最后勝利時的慶祝環節,羊羊們充分表現出了歡快的情感,有的在一起跳舞,有的得意地向離去的灰太狼揮手說著“抓不著吧”。
2.和幼兒分析討論第一次表演中的優點和不足,鼓勵幼兒再次自由選擇角色,進行第二次表演。
師:剛剛小朋友們表演得真棒!灰太狼演得太像了,真是嚇到了羊羊們,它們都不敢看你們呢。就是有的灰太狼好像掉進了陷阱里吧?怎么回事呢?
幼:在長音的時候沒有停下來看路,就掉下去了。
師:對啦!所以灰太狼以后要注意哦!我還發現有的灰太狼沒抓到羊好像一點兒也不生氣呢。你們沒抓到羊到底是什么心情呀?
幼:生氣。
師:哦!原來還是生氣的。那一定要把生氣的樣子表演出來哦!讓我們都看到。
師:羊羊們表演得也特別好,一開始是害怕的樣子,最后高興的樣子表演得都很棒,而且每個人的動怍都不一樣呢,害怕的樣子也不同。(此時教師可以模仿幾個幼兒剛表演的害怕和高興的動作。)不過,我發現有的羊羊釘門的時候沒有釘結實,怎么才能釘結實呢?
幼:聽著音樂里的叮叮聲。
師:對啦!我們再來表演一遍吧,看看哪個羊羊把門釘得最結實。
幼兒依舊對表演熱情高漲,有的幼兒選了另一個角色,有的幼兒沒有換角色。大多數幼兒都能用恰當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出每段音樂的特點。
三、嘗試看指揮進行樂器演奏。
(一)聽聲音猜樂器,引出小樂器。
教師將樂器放在背后,依次演奏三種樂器,讓幼兒猜猜是什么樂器。
師:小朋友表演得真好!小樂器也想參加表演,我們聽一聽誰來啦?
幼兒都較為快速地猜出來了。
(在演奏前需要讓幼兒辨別樂器的音色,以為每段音樂選擇適宜的樂器。這三種樂器幼兒非常熟悉,在以往的音樂活動中幼兒探索、操作過很多次,例如探索同一個樂器可以發出多少種聲音等,所以我采取讓幼兒聽聲音猜樂器的方法引出樂器,強化幼兒對樂器音色的感知。)
(二)教師和個別幼兒操作樂器,選擇每個樂段適合的樂器。
師:哪個小樂器的聲音像是灰太狼的走路聲?教師依次演奏三種樂器,讓幼兒傾聽選擇。
幼:手鼓。
師:為什么呢?
幼:手鼓的聲音重重的,像灰太狼走路。
此時,教師請一名幼兒拍手鼓,驗證這個樂器是否適合。
師:哪個聲音像是喜羊羊釘門的聲音?
教師再次演奏三種樂器。
幼:打棒。
師:為什么呢?
幼:因為打棒的鐺鐺聲像釘釘子的聲音。
此時,教師請一名幼兒敲打棒,驗證這個樂器是否適合。
師:羊羊們非常高興可以用哪個小樂器呢?
幼:串鈴。
師:為什么呢?
幼:因為串鈴的聲音長長的,很高興。
此時,教師請一名幼兒搖串鈴,驗證這個樂器是否合適。
(由于三種樂器幼兒非常熟悉,此處省去幼兒自由探索樂器環節,采取教師和個別幼兒演奏樂器的方法來選擇,以使教學環節更加緊湊。)
(三)引導幼兒看教師指揮進行樂器演奏。
1.讓幼兒聽著音樂《快樂的森林》,自由選擇樂器。
師:讓我們聽著音樂排成一列長長的火車去取自己喜歡的小樂器吧。
幼兒聽著音樂變成一隊,繞著圓圈每人選取一個喜歡的樂器,之后,拿著小樂器走到擺放相應樂器圖片的區域坐下。
2.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手鼓組的幼兒演奏第一段音樂,打棒組演奏第二段音樂,串鈴組演奏第三段音樂。
3.聽著音樂《快樂的森林》送回樂器,自然結束。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8
一、設計思路
我班幼兒對音樂有一定的興趣,他們能按音樂的節拍和內容做簡單的舞蹈動作和模仿動作。很喜歡音樂和舞蹈,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為了進一步培養他們對音樂,舞蹈的興趣,我選擇了旋律優美,節奏鮮明,形象生動的《玩泥巴》這首音樂作品,采用現代化教育手段,試圖能夠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用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二、活動目標:
1.在舞蹈中培養幼兒的動作協調性,節奏感;培養幼兒根據音樂的性質和內容創編動作的能力。
2.在活動中體驗愉悅的情緒,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三、重點與難點
幼兒把握動作的多樣性和活潑俏皮的特點
四、活動準備:
1.電視機,攝像機
2.錄音機,磁帶,鼓
五、活動過程:
(一)雙圈集體舞。
(二)跟著鼓聲有節奏的&39;走,調節小朋友之間的距離,鼓聲停止,幼兒席地而坐。
(三)欣賞歌曲
1.欣賞第一遍。提問:這首歌叫什么名字?你聽了有什么樣的感覺?
2.欣賞第二遍。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請幼兒根據歌詞說出歌曲內容。
3.討論小結:歌曲里唱的那個小朋友為什么不想彈琴畫畫?你們有什么心里話會對誰講?
(四)師生共同創編舞蹈。
1.教師示范創編歌曲前面部分。
2.跟著音樂,師生完整表演前半部分。
3.根據歌曲內容引導幼兒創編玩泥巴的舞蹈動作。
4.觀看錄像互相觀看模仿。
5.逐句依次請2—4名幼兒展示自己的創編動作,然后幼兒一起學動作。
6.隨教師將提煉的動作完整連貫的跳一次。
(五)幼兒表演舞蹈
1.全體幼兒隨音樂表演。
2.看錄象,比比誰的動作最美。
(六)邀請舞
鼓勵幼兒大膽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跳舞。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9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的內容。
2、體驗相互關愛幫助的情感。
3、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玩偶(小黃鴨)PPT,符合歌詞的&39;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偶,引出課題。
指導語:這是誰?我們一起來和小黃鴨打個招呼吧!
師:今天小黃鴨在來幼兒園的路上迷路了,后來它會怎么樣?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吧!
二、欣賞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第一遍。
提問:
(1)小黃鴨迷路了,他的心情怎么樣?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黃鴨后來找到家了嗎?
(4)你是怎么知道的?
2、完整欣賞歌曲第二遍。
指導語:讓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這一次要交給你們一個小任務“聽出這首歌曲有幾段”。(教師再次演唱)
幼:兩段。
提問:(1)第一段講了一件什么事?
幼:小花鴨迷路了。
師:小花鴨在哪里迷路了?然后怎么樣了?
(幼兒回答)
提問:(2)哪位小朋友聽出來了第二段小黃鴨怎么了?
師:誰把小黃鴨送回家的?
3、理解歌詞內容。
4、指導語:我們一起來把這個故事說說看。
(朗誦歌詞)
三、學唱歌曲。
指導語:你們想不想把這個故事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呢?
先來試一試第一段(幼兒跟唱)
師:第二段也來試一試。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10
一活動目標
1.嘗試與朋友合作進行游戲,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
2.運用已有經驗,用兔跳、手腕轉動等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3.在游戲時,與同伴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相互碰撞。
二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小兔和狼的頭飾。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傾聽歌曲旋律,合拍地隨音樂做拍手動作。教師:這段音樂說的是什么動物?讓我們仔細地聽聽,邊聽邊拍手。
(2)教師根據歌詞內容講述故事情節。
(3)教師完整地范唱歌曲一遍。
(4)教師逐句演唱歌曲,并引導幼兒為歌曲創編相應的動作。
2.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3.幼兒帶上頭飾,玩游戲“小兔和狼”。
(1)游戲的玩法及規則:一名幼兒或教師扮演狼,躲在場地邊。其他幼兒扮演小兔,站在場地中間。音樂起,“小兔”邊演唱歌曲邊做自己創編的動作。當唱到最后一句時,“小兔”要趕快蹲下不動,“狼”隨音樂走到場地中間尋找還在動的兔子。如果“小兔”動了被狼捉到,就要停止游戲一次。
(2)教師根據幼兒游戲的情況,強調游戲規則。
四活動提示
1.教師可根據孩子的情況,將學唱歌曲和游戲分為兩個活動進行。如將學唱歌曲單獨列為一個活動,還可以加入多聲部演唱的環節。
2.教師可結合小兔和狼的主題,帶孩子玩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3.提請家長配合:給孩子講相關的故事,引導幼兒討論:勇敢的小兔是怎樣戰勝大灰狼的?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11
活動目標:
1.在音樂游戲中體驗生活活動的樂趣,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2.隨節奏完成轉手腕、蹦跳步、猜拳等動作,能對輸贏結果做出敏銳的反應;
3.能與同伴合作,遵守游戲規則和游戲玩法。
活動準備:
閱讀繪本《沙子的下面是什么》、學唱歌曲《洗手啦》。
活動過程:
一、繪本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玩音樂游戲的興趣
1.根據繪本談話:西西他們在沙子下面挖出了那么多東西,一雙雙能干的小手給弄臟了,現在我們需要做點什么呢?
2.復習歌曲《洗手啦》,能用自然的聲音歌唱。
3.復習歌曲,用拍打身體各部位的方式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和情緒。
4.復習歌曲,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對歌詞的理解。
二、根據歌曲內容,模仿轉手腕、蹦跳步、猜拳等動作
1.隨節奏模仿轉手腕、蹦跳步動作,師:你是怎么抖掉手上、身上的沙子的?
2.幼兒學習玩2人一組的手部、腿部猜拳游戲,會辨別輸贏結果。
三、學習音樂游戲的玩法
1.老師示范講解游戲玩法及規則。
2.幼兒2人一組自主玩游戲。
四、樂意與老師或同伴合作玩游戲,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1.單人游戲。(全班幼兒與教師玩一對多的單人猜拳游戲,熟悉最簡單的玩法,讓不同層次的幼兒對游戲玩法有完整感知)
2.雙人游戲。(兩人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能發揮幼兒主動參與游戲的興趣)
3.多人游戲。(推選一名領隊,與領隊相同為贏,幼兒學會主動關注他人)
4.分組對抗游戲。(組內協商出拳內容,兩組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能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知道自己是小組的一員,每個人都要遵守小組約定)
五、放松活動:游戲吹泡泡
附:玩法一(雙人游戲):
1—2×8:蹦跳步16次,雙臂上舉一拍一次折腕;
3×8:1—4拍雙腳大八字,雙手肩前一拍一次向內抖手腕,同時胯左右各2次;
5—8拍2人猜拳;
4×8:1—4拍輸家小碎步,雙手半握拳于臉前模仿哭;贏家小碎步雙手上舉模仿笑;
5—8拍輸家模仿洗手搓手背;贏家雙手前平位豎大拇指(似夸獎)
5—8×8:動作同1—4×8
間奏:幼兒自由玩吹泡泡、玩水等動作第二遍音樂幼兒換游戲伙伴再次玩游戲。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12
活動目的:
1、幼兒在有韻律地念兒歌的基礎上,嘗試將計算應用題創編于兒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與特征,激發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并進行合作游戲。
活動準備:
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圖、青蛙10只、節奏卡、評比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謎語
綠衣小英雄,田間捉害蟲。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
猜猜它是誰?(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歡做什么事情?
(引出青蛙是兩棲類動物,愛捉害蟲,我們要保護它。)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1)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節奏型(兒歌中碰到的節奏型),練習“呱呱”。
二、欣賞理解《五只小青蛙》
1、看FLASH
兒歌中唱了什么?
2、學念兒歌
幼兒跟念兒歌幾遍。其中最后兩句師生對念
師:岸上的青蛙剩幾只?
幼:………………-只。
3、用節奏卡來練習記憶兒歌內容
----│-——
│----│-——│
三、創編應用題
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幼兒:岸上的青蛙剩3只。)
2、操作青蛙,創編應用題。
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
(多次創編10以內的減法應用題)
形式:由老師或個別幼兒操作提問)
T:誰愿意上來試一下?
四、創編游戲
1、演示表演,老師請幾名幼兒表演。
2、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10人。
合作進行創編應用題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場景。
規則:
(1)、一名幼兒組織,其余幼兒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順序應左向右逐一進行。
(3)、比一比、評一評
哪隊創編應用題表演得棒、兒歌念得好?(為表演的好的一隊幼兒獎勵★)
(自評:你們對剛才的表演感覺怎樣?)
(互評:你覺得那隊?好在哪里?)
老師: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為你們積極地參與了游戲,老師為你們鼓掌。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13
教材分析:
《快樂的小蝸?!肥且皇坠澴嗝骺臁⑶{歡快的兒童歌曲,旋律親切、流暢,歌詞幽默詼諧,3/4拍的節奏,跳躍連貫的曲調,表達出小蝸牛自由自在旅行的快樂心情,表現了小蝸牛雖小但志氣大、不怕困難去旅行的開朗樂觀的態度。中班幼兒多數有旅行的經驗,對蝸牛也有一定認知,對小蝸牛旅途中遇到的困難與艱辛能產生情感共鳴。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模仿小蝸牛旅行,引導幼兒感受小蝸牛的自信、快樂、堅強,更好地用聲音、動作、表情表達對歌曲的感受,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曲調,能用自然的聲音唱出3/4拍“強弱弱”的特點。
2用跳躍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能創造性地用動作、聲音表現歌曲的內容、表達自己的心情。
3學習小蝸牛不怕困難、開朗樂觀的精神。
活動準備:
小蝸牛圖片1幅,《幼兒素質發展課程音樂》CD。
活動建議:
一、請幼兒猜謎語,進行發聲練習,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出示謎語:走路從來不回頭,背著房子去旅游。頭上兩只小犄角,一邊看來一邊走。提問:這是什么小動物?結合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小蝸牛。
2指導幼兒進行發聲練習:創設“小蝸牛蕩秋千”的情境,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手持蝸牛手偶,用蕩秋千的手勢三拍1次左右搖擺,演唱“咿呀兒喲,呀咿兒喲”一句,旋律從C調依次升到E調。
三、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并初步學唱歌曲、學說歌詞。
1提問:聽到歌曲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說這是一只快樂的小蝸牛?引導幼兒了解小蝸牛獨自去旅游,不怕困難、堅強樂觀的品質。
2請幼兒隨琴聲學說歌詞,重點學說“咿呀兒喲,呀咿兒喲”,感受樂曲歡快、悠揚的特點。
三、播放歌曲《快樂的小蝸?!?,指導幼兒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以及3/4拍“強弱弱”的特點,鼓勵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歡快及3/4拍“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請幼兒用拍手拍腿、拍手抱肩等動作表現三拍子的節奏。
2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歌曲中小蝸牛去旅行的快樂,鼓勵幼兒用跳躍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提問:唱到“喲喲”時,小蝸牛好像在做什么?可以怎樣演唱來表達小蝸??鞓返臉幼??
3引導幼兒完整演唱歌曲,表達小蝸牛旅行時快樂的心情。
小結:小蝸??朔松礁呗愤h、刮風下雨等困難,悠閑自在地旅游,感到非常開心和興奮。
四、請幼兒隨琴聲完整演唱歌曲,創造性地用聲音、動作表現歌曲,鼓勵幼兒學習小蝸牛不怕困難、開朗樂觀的品質。
1提問:小蝸牛會怎樣爬?可以用什么來表現它的小犄角和房子?如果你是小蝸牛,你會怎么表現高興的樣子?
啟發幼兒用多變的身體動作創造性地進行表現。
2引導幼兒分組或分男女聲演唱,進一步體驗小蝸牛勇敢樂觀的品質。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14
活動目標:
1、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感知音樂的性質,初步學會做游戲。
2、培養幼兒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兔子、大灰狼頭飾若干、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兔跳
兔寶寶們,今天天氣多好啊,媽媽要帶上寶寶們去游玩啦!跟著媽媽一邊念著兒歌一邊出發吧?。顑焊?遍:小小兔子跳跳跳,跳到樹林里,豎起耳朵仔細聽,風兒呼呼吹,樹葉沙沙響,嘿呀,小心狼來了。)
二、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我們到了,寶寶們,森林美麗嗎?(出示大森林圖片)
2、媽媽把剛才念的兒歌編成了一首歌曲呢!寶寶想不想聽?
3、媽媽清唱一遍,寶寶豎著耳朵仔細聽媽媽是怎樣唱的。
4、寶寶跟著媽媽一起在座位上唱2遍(可以配上動作)。
5、在草地上一邊做動作一邊唱歌(幼兒即興隨機做動作)。
6、寶寶,聽!什么音樂?誰要來了?(彈奏2句狼的音樂)
7、狼的音樂聽上去是快的還是慢的?是粗的還是細的?(讓幼兒感知狼的可怕)
8、聽著音樂學做狼的動作,啟發幼兒做出狼可怕、兇狠的樣子。
三、游戲《小兔和狼》。
1、媽媽和寶寶玩《小兔和狼》的游戲,注意!當聽到狼來了,寶寶要想個辦法不讓狼發現,寶寶不能發出聲音。
2、教師扮演狼,幼兒扮演兔子玩游戲(2遍)。
3、幼兒戴上頭飾扮狼玩游戲2遍。
四、啟發幼兒想出躲避狼的不同方法:
剛才寶寶用了逃跑、躲起來的方法對付老狼的,你還能再想想,還能用什么方法對付老狼?
五、結束部分。
寶寶們真聰明,狼啊!沒捉著一只小兔,灰溜溜的走了,我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到別的地方去玩了!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1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故事含義,明白任何事務、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點的。
2、喜歡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長處,承認自己的短處,學習取長補短。
3、體驗婚嫁帶來的喜悅氣氛和抬轎子游戲帶來的樂趣。
4、認讀漢字:照、遮、吹、擋、打洞、抓、取長補短
活動準備:
(1)節奏明顯的音樂,歡慶音樂一段,故事背景音樂一段。
(2)PPT圖片(花轎、美叮當、村長、小啊郎、大黑貓、太陽、烏云、風、墻)
(3)太陽、云、風、墻、老鼠、貓的圖片
(4)字寶寶(照、遮、吹、擋、打洞、捉、取長補短的漢字)
活動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音樂,你們聽聽看,這段音樂里聽上去,好象人們在干什么?(欣賞嗩吶演奏的音樂《過新年喜洋洋》)
幼兒討論(高興的事、結婚),都是高興的事情,那么,今天在這個音樂背景下,又發生了什么高興的事情呢?
2、出示圖片:花轎
提問:這是什么?花轎是誰坐的?今天的新娘是誰呢?
二、欣賞理解故事《老鼠娶新娘》
1、美叮當要出嫁了,她要找一個世界上最強的新郎,她找到了誰呢?(出示循環圖)她找到了太陽、云、風、高墻、老鼠小阿郎、貓。到底誰是世界上最強的新郎呢?我們來聽聽故事。
2、美叮當到底會嫁給誰呢?我們來聽聽故事。
講故事(邊講邊演示PPT圖片,故事背景音樂輕輕響起)
提問:你覺得在這個故事里誰是最強的新郎呢?小結:他們六個雖然不是最強的新郎,但他們都有自己最強的地方,分別是??,他有什么本領?幼兒講到誰就出示字卡。
3、認讀并復習漢字:遮、照、吹、擋、打洞、抓、取長補短
三、遷移感受
1、最強的你:
小朋友你們有最強的地方嗎?(幼兒發言)
我們把最強的地方叫做長處,你知道自己的長處是什么嗎?每個人都有長處,有長處,可真好,因為長處會讓我們很棒。
2、不強的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強的地方,但每個人也有不夠強的地方,我們把不強的地方叫做短處,你知道你的短處是什么嗎?請3-4個幼兒回答
你們能夠知道自己的短處,真好,因為只有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夠進步!
3、朋友圈:
我們都有長處和短處,今天老師帶你們來玩一個朋友圈的游戲(用你的長處去幫助別人,你的短處請別人來幫助你,這就是取長補短)出示字卡。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當我們取長補短,互相幫助時,就會變得更強大。
4、美叮當的新郎。
世界上沒有最強的人,那美叮當到底該找誰當新郎呢?(可提示:找不到最強的,但可以找最喜歡的,最適合的,那么誰最喜歡、最適合她呢?美叮當想一想,還是找到阿郎做新郎,看,叮叮礦,叮叮礦,大小老鼠來幫忙,今夜老鼠娶新娘。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1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的過程中嘗試分辨sou和mi的音高。
2、喜歡音樂游戲,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的準備:幼兒會唱歌曲《秋天》并能出不表演。
2、物質準備:PPT音樂、樹葉、兩個大樹。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價值取向:幼兒能應動作和好聽的歌聲表現歌曲。
過渡語:我們學過一首關于《秋天》的歌,一起唱唱吧。
1、幼兒圍在老師身邊唱歌。
2、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
3、完整的邊做動作邊唱歌。
二、樹葉找媽媽。
價值取向:在聽聽看看做做中幼兒分辨sou與mi的音高。
1、你們覺得是什么顏色的樹葉從大樹媽媽身上飛下來?
小結:秋天到了。紅色的和黃色的樹葉把秋天打扮的真美麗。
2、紅色和黃色的樹葉是怎么掉下來的呢?
聽聽他們自己是怎么說的。
小結:原來紅色的樹葉聽著3的音落下來,黃色的樹葉是聽著5的音落下來。
3、教師與幼兒一起驗證。
4、游戲:樹葉找媽媽。
規則:幼兒做樹葉唱秋天的歌,音樂停,聽到那聽到什么音,就到那個大樹媽媽的身邊。
三、掃落葉。
價值取向:在掃落葉的游戲中,幼兒進一步分辨音高。
出示PPT:清潔工人在掃落葉,我們也來玩掃落葉的游戲。
第一編游戲:游戲規則:
1、幼兒每人選擇一片落葉,看清楚是什么顏色的。
2、幼兒隨音樂自由飛,老師來掃落葉。
第二遍游戲:
幼兒來做清潔工人。
延伸活動:
樹上的藍色樹葉從樹上落下來了?猜猜他是聽到什么落下來的呢?原來是la。
我們回去也和藍色的樹葉一起玩游戲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源于主題活動中的一首歌《秋天》,但是在唱歌的時候我發現孩子們的音是把握不準的,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節辨別音高的活動。
活動前期孩子們對于基本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辨別音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活動中對于3與5的音賦予了顏色,孩子們更加直觀的能說出是哪個音。在PPT中我加入之前錄好的聲音,孩子們更加能仔細的聽辨?;顒又幸杂螒虻男问截灤┦冀K,孩子們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使得目標能順利的達成。
活動中在聽辨3與5的先后順序上,有一點爭議,應該先出示5的音,然后在出示3的音,這樣孩子們就能有比較,聽辨起來會更容易。這一點還需要調整。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17
活動名稱:
兩只小鳥(小班)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內容,嘗試跟著音樂用動作表現不同的情景。
2、在聽聽玩玩唱唱中,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鳥指偶、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觀看PPT1,樹葉飄落,播放音樂,你聽聽誰來了,(音樂導入)
2、欣賞伴奏音樂,說說誰來了。
師:聽聽看誰來了?提煉歌詞:兩只小鳥坐在小樹上。
3、認識兩只小鳥的名字。
師:這兩只小鳥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師:黃色的小鳥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個招呼。
師:藍色的小鳥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東東,和東東打個招呼。
二、幼兒欣賞教師演唱歌曲《兩只小鳥》,理解歌詞的內容。
1、小鳥做游戲
師:兩只小鳥來到小樹上,他們要玩游戲了,我們一起看看聽聽他們在玩什么游戲。先讓老師變成一棵樹,然后請出丁丁和東東。(教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一遍。)
師:他們在玩什么游戲?什么游戲要躲起來的呢?(捉迷藏)
2、小朋友做游戲
師:你們會玩捉迷藏游戲嗎?
我們把小樹請出來,把它搬到圓點點上,我們也來捉迷藏。
小鳥們,你們想做丁丁還是想做東東?幼兒自愿分兩組。
怎么躲就不容易被別人發現呢?
(幼兒和老師一邊做動作一邊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三、幼兒戴上手偶進行游戲,嘗試跟著音樂用動作表現不同的情景。師:你們想不想變成大樹和丁丁東東一起玩捉迷藏游戲呢?教師邊唱邊帶領幼兒游戲。
四、活動結束
幼兒聽音樂做小鳥飛動作出活動室。
幼兒園活動音樂教案大全篇18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投入活動中,對活動感興趣。
2、進行初步的創編,積極表達自己的創編內容。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指五官》——教師說出五官的名字,幼兒指出來,教師說得快,幼兒就指得快。
(二)學習演唱新歌。
1、教師示范演唱歌曲,并配上動作,引起幼兒興趣。
師一邊動作一邊唱“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
2、和幼兒一起輕聲演唱歌曲,注意和幼兒的動作交流。
3、配上動作,完整演唱。
(三)嘗試創編歌曲。
1、幼兒自由創編。
師:我們除了摸鼻子、拍手,還可以做什么?
幫助幼兒總結后唱出來。
2、看老師做動作,引導幼兒用歌詞唱出來。
(四)玩拍一拍的游戲
1、引導幼兒創編身體的動作,繼續進行創編演唱。
2、和幼兒邊動作邊演唱。
(五)游戲《找找小老師》
1、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坐下,老師邊走邊說:“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個小老師?!闭业降挠變赫f出自己想做什么動物,一起用相應的歌詞唱出來。如:摸摸胡子摸摸胡子喵喵喵。
2、教師出示小動物,引導孩子進行創編。
(六)復習游戲《碰一碰》
再次激發幼兒快樂的情緒,一起玩個碰一碰的游戲。
活動反思:
由于活動是根據小班幼兒歌曲改編的音樂游戲,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而且由于采取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在啟發幼兒創編動作時,由于教師的提問與提示均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而,幼兒表現得更開心;因為沒有了老師的限制,他們盡可能地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隨心所欲的去創編想做的動作,特別投入,有些動作是成人也不易想到的,如耳朵碰耳朵、小肚皮碰小肚皮等,樣子特別天真可愛。這使目標中“啟發幼兒能隨著音樂創編相互觸摸的不同動作,并初步體驗自我表現及與他人合作游戲的快樂”得到充分體現,并證明了目標的合理性,符合幼兒的需要。在活動中,“豬寶寶”都特別希望能找到“豬媽媽”去碰一碰,這一點從幼兒的表情中的幸福與滿足就可以看出。其間,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能夠真正做到師幼的有效互動?;顒釉诟叱敝薪Y束,孩子們仍然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始至終都十分投入,特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