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生物教案 >

高二生物科學教案

時間: 沐欽 生物教案

生物物理學是用物理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生命活動的物理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學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二生物科學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生物科學教案

高二生物科學教案(精選篇1)

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

2、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察→移動視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鏡觀察:①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調節大光圈、凹面鏡

3、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根本區別為:有無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①原核細胞:無核膜,無染色體,如大腸桿菌等細菌、藍藻

②真核細胞:有核膜,有染色體,如酵母菌,各種動物

注:病毒無細胞結構,但有DNA或RNA

4、藍藻是原核生物,自養生物

5、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統一性體現在二者均有細胞膜和細胞質

6、細胞學說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細胞學說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耐人尋味的曲折。

7、組成細胞(生物界)和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

8、組成細胞的元素

①大量無素:C、H、O、N、P、S、K、Ca、Mg

②微量無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為C,鮮重中含最最多元素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鮮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為蛋白質。

10、(1)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蘇丹III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IV染成紅色);淀粉(多糖)遇碘變藍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2)還原糖鑒定材料不能選用甘蔗

(3)斐林試劑必須現配現用(與雙縮脲試劑不同,雙縮脲試劑先加A液,再加B液) R

11、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結構通式為NH2-C-COOH,各種氨基酸的區 H

別在于R基的不同。

12、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肽鍵。 ★

13、脫水縮合中,脫去水分子數=形成的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條數

14、蛋白質多樣性原因: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千變萬化,多肽鏈盤曲折疊方式千差萬別。

15、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因。 ★

16、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核酸,它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核酸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

17、蛋白質功能:

①結構蛋白,如肌肉、羽毛、頭發、蛛絲

②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酶

③運輸載體,如血紅蛋白

④傳遞信息,如胰島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體

18、氨基酸結合方式是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如圖:

H O H H H

NH2-C-C-OH + H-N-C-COOH H2O+NH2-C-C-N-C-COOH

R1 H R2 R1 O H R2

19、

DNA RNA

★全稱 脫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分布 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 細胞質

染色劑 甲基綠 吡羅紅

鏈數 雙鏈 單鏈

堿基 ATCG AUCG

五碳糖 脫氧核糖 核糖

組成單位 脫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體 HIV、SARS病毒

★20、主要能源物質:糖類

細胞內良好儲能物質:脂肪

人和動物細胞儲能物:糖原

直接能源物質:ATP

21、糖類:

①單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脫氧核糖

②二糖:麥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纖維素(植物細胞)、糖原(動物細胞)

脂肪:儲能;保溫;緩沖;減壓

22、脂質: 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膽固醇

固醇: 性激素: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及生殖細胞形成

維生素D: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Ca和P的吸收

23、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組成單位依次為:單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劑;參與生物化學反應;提供液體環境;

24、水存在形式 運送營養物質及代謝廢物

結合水(4.5%)

25、無機鹽絕大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哺乳動物血液中Ca2+過低,會出現抽搐癥狀;患急性腸炎的病人脫水時要補充輸入葡萄糖鹽水;高溫作業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鹽水。

26、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和少量糖類組成,脂質中磷脂最豐富,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細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

選擇透過性。

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27、細胞膜的功能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28、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29、制取細胞膜利用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因為無核膜和細胞器膜。

30、★葉綠體:光合作用的細胞器;雙層膜

★線粒體:有氧呼吸主要場所;雙層膜

核糖體:生產蛋白質的細胞器;無膜

中心體: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無膜

液泡:調節植物細胞內的滲透壓,內有細胞液

內質網:對蛋白質加工

高爾基體:對蛋白質加工,分泌

31、消化酶、抗體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種細胞器: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32、細胞膜、核膜、細胞器膜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協調。

維持細胞內環境相對穩定

生物膜系統功能 許多重要化學反應的位點

把各種細胞器分開,提高生命活動效率

核膜:雙層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過核仁

結構

33、細胞核 由DNA及蛋白質構成,與染色體是同種物質在不同時

染色質 期的兩種狀態

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34、植物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細胞液。

原生質層指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植物細胞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質壁分離中質指原生質層,壁為細胞壁

35、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協助擴散:載體蛋白質協助,高濃度→低濃度,如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36、物質跨膜運輸方式 主動運輸:需要能量;載體蛋白協助;低濃度→高濃度,如無機鹽、離子

胞吞、胞吐:如載體蛋白等大分子

37、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這種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38、 本質:活細胞產生的有機物,絕大多數為蛋白質,少數為RNA

高效性

特性 專一性:每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成一類化學反應

酶 作用條件溫和:適宜的溫度,pH,最適溫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

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會明顯降低,甚至失活(過高、過酸、過堿)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活化能

結構簡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團,~表示高能磷酸鍵

全稱:三磷酸腺苷

39、ATP

與ADP相互轉化:A-P~P~P A-P~P+Pi+能量

功能:細胞內直接能源物質

40、細胞呼吸: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產物,釋放能量并生成ATP過程

41、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比較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場所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主要) 細胞質基質

產物 CO2,H2O,能量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反應式 C6H12O6+6O2 6CO2+6H2O

+能量 C6H12O6 2C3H6O3+能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過程 第一階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釋放少量能量,細胞質基質

第二階段:丙酮酸和水徹底分解成CO2

和[H],釋放少量能量,線粒

體基質

第三階段:[H]和O2結合生成水,

大量能量,線粒體內膜 第一階段:同有氧呼吸

第二階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

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

轉化成乳酸

能量 大量 少量

ATP分子高能磷酸鍵中能量的主要來源

42、細胞呼吸應用:

包扎傷口,選用透氣消毒紗布,抑制細菌有氧呼吸

酵母菌釀酒:選通氣,后密封。先讓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無氧呼吸產生酒精 花盆經常松土:促進根部有氧呼吸,吸收無機鹽等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爛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劇烈運動,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

破傷風桿菌感染傷口:須及時清洗傷口,以防無氧呼吸

43、活細胞所需能量的最終源頭是太陽能;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44、

葉綠素a

(類囊體薄膜) 葉綠素 葉綠素b 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葉綠體中色素 胡蘿卜素

類胡蘿卜素 葉黃素 主要吸收藍紫光

4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O2的過程。

46、

18C中期,人們認為只有土壤中水分構建植物,未考慮空氣作用

1771年,英國普利斯特利實驗證實植物生長可以更新空氣,未發現光的作用

1779年,荷蘭英格豪斯多次實驗驗證,只有陽光照射下,只有綠葉更新空氣,但未知釋放該氣體的成分。

1785年,明確放出氣體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國梅耶發現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1864年,薩克斯證實光合作用產物除O2外,還有淀粉

1939年,美國魯賓卡門利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O2來自水。

47、

條件:一定需要光

光反應階段 場所:類囊體薄膜,

產物:[H]、O2和能量

過程:(1)水在光能下,分解成[H]和O2;

(2)ADP+Pi+光能 ATP

條件:有沒有光都可以進行

暗反應階段 場所:葉綠體基質

產物:糖類等有機物和五碳化合物

過程:(1)CO2的固定: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3

(2)C3的還原: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還原成糖類,部分又形成C5

聯系:光反應階段與暗反應階段既區別又緊密聯系,是缺一不可的整體,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H]和ATP。

48、空氣中CO2濃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長短與強弱,光的成分及溫度高低等,都是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外界因素:可通過適當延長光照,增加CO2濃度等提高產量。

49、自養生物:可將CO

2、H2O等無機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機物,如綠色植物,硝化細菌(化能合成)

異養生物:不能將CO

2、H2O等無機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機物,只能利用環境中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如許多動物。

50、細胞表面積與體積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有絲分裂:體細胞增殖

51、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 減數分裂:生殖細胞(精子,卵細胞)增殖

★無絲分裂:蛙的紅細胞。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紡綞絲和染色體變化

52、

分裂間期:完成DNA分子復制及有關蛋白質合成,染色體數目不增加,DNA加倍。

前期:核膜核仁逐漸消失,出現紡綞體及染色體,染色體散亂排列。

有絲分裂 中期:染色體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體形態比較穩定,數目比

分裂期 較清晰便于觀察

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數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現,紡綞體,染色體逐漸消失。

53、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區別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間期 DNA復制,蛋白質合成(染色體復制) 染色體復制,中心粒也倍增

前期 細胞兩極發生紡綞絲構成紡綞體 中心體發出星射線,構成紡綞體

末期 赤道板位置形成細胞板向四周擴散形成細胞壁 不形成細胞板,細胞從中央向內凹陷,縊裂成兩子細胞

54、有絲分裂特征及意義:將親代細胞染色體經過復制(實質為DNA復制后),精確地平

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在親代與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穩定性,對于生物遺傳有重要意義。

55、有絲分裂中,染色體及DNA數目變化規律

56、細胞分化: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它是一種持久性變化,是生物體發育的基礎,使多細胞生物體中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于提高各種生理功能效率。

57、細胞分化舉例:紅細胞與肌細胞具有完全相同遺傳信息,(同一受精卵有絲分裂形成);形態、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細胞中遺傳信息執行情況不同。

58、細胞全能性: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潛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組織培養 因為細胞(細胞核)具有該生物 生長發育所需的遺傳信息

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

59、 細胞內水分減少,新陳代謝速率減慢

細胞內酶活性降低

細胞衰老特征 細胞內色素積累

細胞內呼吸速度下降,細胞核體積增大

細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質運輸功能下降

60、細胞凋亡指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生理過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對于多細胞生物體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擾具有非常關鍵作用。

能夠無限增殖

★6

1、癌細胞特征 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

癌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容易在體內擴散,轉移

62、癌癥防治:遠離致癌因子,進行CT,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檢測;也可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

高二生物科學教案(精選篇2)

第2節

DNA分子的結構

●從容說課

本節內容首先是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故事首先出場的是英國倫敦皇家學院的晶體衍射專家維爾金斯和年輕的女科學家弗蘭克林。他們拍攝出來非常清晰的DNA分子的X射線衍射照片,為分析DNA結構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證據。這些證據的展示,就是要學生總結這兩位科學家所應用的多種研究方法,明白一個道理:科學研究不但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知識面。對于沃森和克里克來說,兩人的組合就是一個黃金搭檔。物理學家克里克是畢業于倫敦大學,他曾參加過用X射線研究血紅蛋白的分子結構,在研究X射線衍射照片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沃森是年輕有為的分子生物學家,他對生物學中的大分子非常熟悉。兩人的合作就是一個強強聯手。在借鑒了許多科學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很多種雙螺旋和三螺旋模型,但很快就知道是錯誤的。奧地利生物化學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再一次給了他們成功的啟示。查哥夫發現:(1)在DNA樣本中,A的數目總是和T的數目相等,C的數目總是和G的數目相等。即:(A+G)∶(T+C)=1。(2)(A+T)∶(C+G)的值具有物種特異性。沃森和克里克吸收了美國生物化學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經過深入的思考,終于建立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并把這個模型用金屬材料制成之后與拍攝的X射線衍射照片比較,發現二者完全相符。這個成果的探究歷史,蘊含著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讓學生從中吸取營養,對培養他們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及與人合作的能力大有好處。

DNA分子的結構部分是本節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學習這部分要利用現成的模型教具,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印象,然后分步解剖這些結構的組成,就形成了從空間結構→平面結構→單鏈結構→基本單位的教學順序,這樣使學生對DNA的認識層層細化,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DNA是如何由四種基本組成單位構成,以及堿基、磷酸分別與脫氧核糖的相連,讓學生動手來制作DNA模型,讓學生在動手中對前面的知識得以鞏固和提高。同時掌握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模型建構。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2)制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 2.過程與方法

(1)培養觀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通過觀察DNA結構模型及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來提高觀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2)通過分析DNA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應用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DNA的結構和復制的學習,探索生物界豐富多彩的奧秘,從而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

1.理解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2.制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

中鴻智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教學難點

理解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教具準備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課時安排

本節內容需安排兩個課時進行教學: 第1課時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 第2課時

DNA的結構及模型的制作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沃森、克里克、威爾金斯的簡介;收集有關DNA研究過程的資料。 [情境創設]

有同學去過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嗎?那里有個獨特形狀的雕塑,那是以何為藍本制作的呢?(展示雕塑圖)那是一個DNA雕塑。DNA結構模型的創立是許多科學家智慧的結晶。它的結構創立過程就是一個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完美結合過程。

[師生互動]

DNA作為遺傳物質已經不容置疑,但是它怎樣決定生物的性狀,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要弄清DNA的結構。

在DNA結構的研究過程中,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成果,讓世人終于認清了這個生命現象決定者的真面目——DNA雙螺旋結構。

請1~2位同學根據自己找的資料來介紹一下這兩位科學家的重要成果。如不全面可補充,主要介紹的內容應包括:1953年4月25日,英國的《自然》雜志刊登了美國的沃森(J.Watson,1928~)和英國的克里克(F.H.C.Crick,1916~20__)在英國劍橋大學合作的成果,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這一成就后來被譽為20世紀以來生物學方面最偉大的發現,也被認為是分子生物學誕生的標志。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維爾金斯(倫敦皇家學院)三人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物醫學獎。

問:這一成果為何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答:它第一次揭示了生命本質的決定者的真面目——雙螺旋結構,使人們對遺傳物質的認識水平步入了分子水平。

問:它的研究是不是一帆風順的? 答:不是。

介紹研究過程: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中,威爾金斯和弗蘭克林這兩位科學家卻比沃森和克里克研究得還要早。1951年,威爾金斯在DNA結構的研究中,采用了X射線衍射法,得到了一張非常清楚的DNA的X射線衍射圖譜。

問:沃森和克里克從DNA的衍射圖譜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答:從這個圖譜中,這兩位科學家和其他科學家一起分析有關數據得出結論:DNA是螺旋的。

問:從方法上有何變化?

答:開辟了一種新的研究DNA的方法,就是從研究組成為主,轉為研究結構為主。 問:是不是從此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了呢?

答:沒有。做了不同的螺旋模型,但結果很快被否定了。

中鴻智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介紹查哥夫的研究成果

1952年,查哥夫(E.Chargaff)在已進行多年的對各種DNA樣品的組分研究中發現,DNA中四種核苷酸的量并不一定是相等的。但是,在各種DNA中嘌呤的量和嘧啶的量總相等,而且腺嘌呤的量和胸嘧啶的量相等;鳥嘌呤的量和胞嘧啶的量相等。沃森在開始研究堿基之間連接的方式時,先將同樣的堿基成對地安排在兩條鏈上。例如,使腺嘌呤和腺嘌呤配對,胸腺嘧啶和胸腺嘧啶配對等。他認為這樣還可以說明DNA的模板作用。這個模型被晶體學家J·多諾休(Donohue)否定。多諾休根據他對類似的小分子化合物所作的晶體衍射研究,主張堿基是以酮式結構存在的,而不是沃森在建立模型時所用的烯醇式。于是沃森只好繼續尋找各種配對的可能性。就在這時,沃森發現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以及鳥嘌呤和胞嘧啶各自成對后,兩類堿基對具有相似的形狀,而且發現這樣的配對恰恰可以解釋查哥夫測定的DNA堿基比例的數據。

問:通過吸取查哥夫的成果,兩位科學家做出了模型,是不是就能說明模型是正確的? 答:不能。只能從化學成分上說明正確。 問:如何證明這個模型的正確性?

答:做出的模型與X射線衍射照片相比較,完全相符。不但從成分上證明正確,還從結構上證明模型的正確性。

問:從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模型的過程中,你覺得他們和其他科學家是一種什么關系?

答:相互配合。沃森和克里克的合作本身就意味著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和結合。 問:從他們的研究歷程看對你有何啟示?

答:研究的過程就是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的過程,取對方之長,補自己之短的過程。 問:從這個研究過程你能不能得出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

答:發現問題(DNA的結構是怎樣的?)→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模型)→驗證(可以的模型不正確)→吸取最新知識,再解決問題(提出雙螺旋模型)→驗證(和X射線衍射圖比較)→結論(DNA是雙螺旋結構)。

[教師精講]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闡明是生物學發展過程中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它的出現標志著分子生物學這門新學科的誕生。1962年,頒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時,同時授予沃森、克里克和維爾金斯。因弗蘭克林已于1958年逝世而未被授予,但弗蘭克林功不可沒。

[評價反饋]

1.組成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每個基本單位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組成。

答案:脫氧核苷酸

一分子脫氧核糖

一分子含氮堿基

一分子磷酸

2.組成DNA的堿基有__________種,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脫氧核苷酸有_________種,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 A(腺嘌呤)、G(鳥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

4 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課堂小結]

DNA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實際上就是科學家密切合作的過程。沃森和克里克吸取了許多科學家當時最新的科研成果,所以可以說它是科學家精誠合作探究自然奧秘的典范。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科學家在研究中應用了多種研究方法,它應用了化學方法、物理方法以及生物學方法,這也反映出現代科學的發展方向——多學科交叉,相互作用,共同發展。

[布置作業] 根據提供的資料,從下列五個方面選取一個作為主題,來介紹遺傳物質研究的過程及成

中鴻智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果。(1)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研究;(2)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及模型的制作;(3)基因結構及基因表達調控;(4)基因工程技術;(5)應用。

可以以兩人或三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資料組織,再以班級大組為單位,把五方面的內容組成一個整體,整理出最后的報告。

[課后拓展]

推薦書籍,供學生閱讀。

《雙螺旋——發現DNA結構的故事》劉望夷等譯。

此書是沃森寫的一本作者自己親身經歷的重大事件印象記。書中不僅有科學知識,亦有科學工作方法。此書最早分期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后出單行本。1980年出版的英文新版本中,作者又加進了一些新內容。另外,在附錄中收進了四篇文章,即沃森和克里克的兩篇原始論文,以及斯坦特寫的介紹DNA雙螺旋與分子生物學的崛起和《雙螺旋》一書作者及出版概況的兩篇文章。

和內側的堿基相連,磷酸只和脫氧核糖相連。脫氧核糖和磷酸位于DNA分子的外側。

(3)DNA中的堿基配對是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的,即A和T,G和C配對。它們位于分子的內側。

2.主要涉及物理學(如衍射圖譜)、生物化學(堿基數目的對應相等關系)等。涉及的方法有X射線衍射結構分析方法;建構模型的方法等。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使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現代生物學的發展是在應用多學科成果的基礎上取得的,多學科的交叉運用,誕生了新的邊緣學科,如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等。

3.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要善于與他人交流溝通,要善于與人合作。

高二生物科學教案(精選篇3)

《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說課稿

尊敬的老師:

您好!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三節《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的內容。接下來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這節課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1模塊——《分子與細胞》中第三章細胞的基本結構中的第三節。本節內容是在前面兩節:第一節《細胞膜——系統的邊界》和第二節《細胞器——系統內分工合作》的基礎上編排的,體現了細胞結構由表及里的順序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為后續的學習作了鋪墊,如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生物遺傳的基礎,染色質和染色體的關系是學習細胞有絲分裂時染色體變化的基礎,也使學生對“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觀念有進一步認識。

另外,其中的幾個經典實驗也讓學生體驗了生物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同時也為繼續學習必修2《遺傳與進化》及必修3《穩態與環境》打下很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學生對細胞的整體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有了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可以看成是初中教材的補充和深入.通過前面幾節內容的學習,學生對細胞各部分結構以及他們的功能有了進一步認識,在腦子中能呈現出細胞亞顯微結構的三維圖,加深"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觀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闡明細胞核的功能和結構,尋求探究細胞核功能的方法,讓學生形成一個探究實驗的初步理念,分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關系,形成細胞是一個統一整體,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思想;

②.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了解生物學的模型的構建及方法。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領悟細胞核的功能、結構以及功能與結構之間相適應的關系;

②.培養學生探究實驗的基本思想、能通過實驗題目分析實驗的基本設想,實驗目的,實驗的自變量、因變量,實驗的整體思路,知道實驗應注意的內容及方法,最終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資料分析,使學生體驗科學工作的方法和過程,了解探究實驗是生物學科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增強學生最求知識的科學嚴謹、鍥而不舍的作風,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和創新的意識;

②.在合作與交流中分享解決問題后的愉悅。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自立自信的健康心理。

四、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①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②制作細胞核的三維結構模型。

(2) 教學難點:①領悟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②理解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1) 說教法:

本節課以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的。這是根據教師在教學中設計的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特點來合理選擇的。探究性學習是發現科學事實、揭示科學規律的過程和方法,合作學習是學生通過合作,構建和內化知識的學習過程。

本節教材的內容很適合開展探究性學習,其原因是:細胞的結構雖然在初中學過,學生也依稀記得細胞核跟遺傳有關。但是,有關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的知識學生還知之甚少,細胞核為什么能夠成為細胞的控制中心?跟細胞核的結構有關系嗎?…… 細胞核內還有許多奧秘有待學生通過探究來解決!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就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由學生來支配,突出了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應先復習前面所學習的細胞膜和細胞器的相關內容,同時使用多媒體、討論、提問等手段加強教學,是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便于學生的接受新知識。把握住“細胞是一個生命系統”,從細胞生命活動的角度來加強細胞內部主要結構之間結構和功能的聯系。

(2) 說學法:

課前布置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是課程標準具體內容標準的要求,是教學中必須完成的。以小組合作形式課前完成是出于注意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課下完成也會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另外,利用安全的廢舊物品制作細胞模型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以通過展示學生嘗試制作的真核細胞模型,以及交流“問題探討”中的討論題,引發學生對細胞核功能的探究興趣進入本節的學習。之后指導學生進行“資料分析”,分組討論、探究細胞核的功能,并派代表發言,總結細胞核的功能。在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部分的教學中,以給出“思考和討論”題,學生進行思考和自由討論、自主探究,教師則適時引導、補充、精言歸納,在探討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過程中認同細胞核是細胞生命系統的控制中心。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由學生來支配,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和突出了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

六、教學過程:

首先引導學生回顧細胞的結構,細胞膜、細胞質內各個細胞器的分工合作、共同分析產生分泌蛋白的具體過程;提出問題:為什么這些細胞器可以這樣有條不紊的密切合作?他們之間是如何協調形成統一整體?從而引入本節內容。

問題探究:細胞核在細胞中到底起什么作用?科學家又是如何來探究細胞核的功能的呢?

首先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及師生共同分析“資料分析”中的第一個實驗《美西螈核移植實驗》,提問美西螈的皮膚的顏色是由細胞核還是細胞質控制的?然后分析以上的例子,讓學生自己分析說明生物體性狀的遺傳主要是由細胞核控制。在此基礎上,向學生舉出克隆羊多莉綿羊的實例,來加強對這一結論的理解。提醒學生學習科學家的嚴謹態度和不屈不饒的精神,尋求能體現細胞核的功能其他證據,引出第二個實驗《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引領學生共同分析細胞的分裂和分化與細胞核的關系,即細胞核控制著細胞分裂和分化,然后讓學生提問,總結細胞核的功能,老師繼續引導說明科學的嚴謹性,領讀第三個實驗《變形蟲實驗》,讓學生自己發現細胞核有更多的能力,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為進一步驗證結論,再引出第四個證據《傘藻嫁接和核移植》實驗,最后學生分析四個實驗共同總結出細胞核的功能----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

緊接著再設問:那么細胞核為什么能成為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細胞核的結構中尋找答案,結構決定功能。從而引出細胞的結構。分析細胞核功能產生的原因?是哪一部分的結構在其作用。在分析這部分結構時,同時多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 細胞核能控制細胞的遺傳,說明其應該有什么物質?

(2) 含有DNA的結構如線粒體、葉綠體,它們的外面都有什么相同的結構?

(3) 細胞核能控制細胞,肯定能與外界聯系,如何能辦到?

(4) 學習RNA的分布時,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少量還分布在哪里呢?

對于這部分比較抽象的概念,如DNA、染色體、染色質等概念,提出問題:染色質是否等同于DNA呢?染色質與染色體異同點及關系?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總結歸納其中的關系。這部分可以使用一些圖片和動畫來加強直觀教學。

最后,進行本節的小結和本章的總結,強調細胞是一個統一整體,在細胞核的統一調控下,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協調配合,共同完成代謝、遺傳等各項生命活動。為了加強理解,安排學生在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并安排時間交流、互評作品,從而更進一步地理解這部分的內容。

七、板書設計:

第三節 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

一、細胞核的功能

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二、細胞核的結構

結構

核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mRNA→外

核孔: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蛋白質→內

染色質(體):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形式,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功能

是遺傳信息庫;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八、課堂小結:簡單總結學習內容,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九、作業設計:《紅對勾》上本節相應的練習題。

十、課后反思:

教學中采用了課前復習提問,新授課時板書與多媒體并用及師生互動等教學手段,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加之及時鞏固的配套習題,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掌握的較好。

成功之處:

(1) 實現了課前所制定的教學目標;(2) 突出了重點,較好地解決了難點;

(3) 教法運用合理恰當,學習知識與運用知識相結合,

(4) 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不足之處:

(1) 時間安排稍顯緊張,最后的隨堂練習稍顯匆忙;

(2) 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還不夠凸顯,教學講授的內容稍顯多了些。

高二生物科學教案(精選篇4)

一、 說課標:

生物課程的理念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主要目的,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因此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通過對該課的學習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歸納整和能力,這對以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二、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是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嚴整的生命結構》第二節《細胞的結構和功能》中的實驗。生物表現出的生命現象源于生物體的基本結構。本節課是在學生學會使用顯微鏡的基礎上,通過學生進一步掌握制作和觀察臨時裝片的技能,經過歸納總結,概括出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不同特點,進一步理解和認識細胞。是學生繼續學習后面單元內容必須具備的重要知識基礎和技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學會制作臨時裝片。

②、認識細胞結構,分析、歸納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不同點。

③、初步學會繪制細胞結構圖。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總結歸納能力、繪圖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愛護實驗儀器。

積極參與實驗,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

1、學會制作臨時裝片。2、分析、歸納動植物細胞的不同點。

難點:

1、成功制作臨時裝片。

三、說學生:

(一)學生已初步學會使用顯微鏡,有能力通過細心觀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歸納總結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

(二) 、學生富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正值活潑好動的年齡,所以采用合作探究、動手操作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

(三)、班內學生每小組2人操作一臺顯微鏡,有利于培養合作交流,取長補短,體驗合作的快樂。

四、說教法與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者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所以采取先提出疑問、實驗觀察、合作探究、動手操作,再比較歸納總結的探究式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運用 觀察法、 主動探究學習法、 嘗試操作法、 合作學習法、。歸納總結學習法。使學生掌握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步驟,學會規范操作。引導學生認識動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會繪制生物圖,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五、說教學設計:

(一)、精心準備,事半功倍:

1、課前設計好《實驗報告單》發給學生)(實驗報告單就好像學生生身邊多了一位小老師,及時提醒學生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2、準備實驗材料(課前學生檢查好材料用具)

3、準備多媒體課件、顯微攝像頭、

4、向學生提出幾點實驗課的要求:細心、愛心、責任、心信心、收獲成功。(這里既向學生提出了要求,有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二)圖片欣賞,激發熱情

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顯微鏡下雪花、跳蚤等圖片,帶給學生一個美麗的、奇妙的世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躍躍欲試。

進一步復習顯微鏡使用,知識的再現為接下來的觀察做好鋪墊。

(三)、步步引導,合作探究。

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學生在觀察了教師課前制作好的臨時裝片,思考怎樣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4人小組交流完成實驗報告單上的實驗步驟排序。分別敘述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這樣是為了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學習,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師生共同解決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操作要點。

①探究交流,各抒己見(開啟學生想象的空間,來思考,這樣就避免了束縛于教材的被動,激活了教材,也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

②教師適時點撥,解決問題

2、制作人體口腔上皮臨時裝片

學生帶著任務觀看視頻,細心觀察,注意實驗操作的規范性,了解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找出與洋蔥表皮的臨時裝片制作的不同點,引導學生對實驗步驟提出問題并嘗試解答。進而總結步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①細心觀察,提出疑問。

②小組合作探究,形成共識。

(四)、動手操作,細心規范

1、布置任務:制作臨時裝片---對光——安放裝片---觀察

2、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記錄各組的實驗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注意學生操作的規范性。(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開始自主動手實施探究。這時,作為教師,我在他們的實驗中只是充當了一個指導者,發現學生實驗中的不足并及時進行指導,盡量不去干預。目的是: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提高自主意識。)

(四) 、展示交流,更進一步

1、從班內挑選幾個有代表性的裝片,利用顯微攝像頭(數字顯微鏡)將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在班內展示。同時用激勵的語言掀起學生學習的高潮。

2、查找總結實驗中不足之處,使操作過程中的不足得彌補。

(五)初步繪圖,識別細胞

新課標理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所以展示完裝片引導學生了解生物繪圖的注意事項,嘗試繪制細胞結構圖,結合課本標注細胞結構名稱。

(六)盤點收獲,知識升華

1、給學生1分鐘考慮,找2—3名學生總結本節課有哪些收獲?

2、課后制作細胞模型,增強學生對細胞的立體認識。組織學生親手制作模型.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非常有利于學生獲得相關的生物知識。

高二生物科學教案(精選篇5)

1.說教材 1. 1教材分析 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這部分內容極其抽象,主要描述的是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過程,與已經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生殖種類知識等密切相關。它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它不僅是生物有性生殖過程中的關鍵,也為后面學習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奠定細胞學基礎。

1.2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a、了解受精作用的實質,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b、理解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等概念 c、聯系有絲分裂,掌握精子形成過程 d、了解精子和卵細胞形成的異同點,進一步鞏固對減數分裂的理解 (2)能力目標:a、通過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精子與卵細胞形成的比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 b、通過觀察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培養學生識圖、析圖能力 (3)情感目標:a、通過學生參與游戲表演,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求學態度 b、通過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加深學生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

1.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a、減數分裂的概念 b、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2)教學難點:a、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等概念的理解 b、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變化規律 c、精子形成過程

2.說教法 根據該節內容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聯系學生實際,結合素質教學理念,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進行教學: (1) 設置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矛盾,激發學習動機。 (2)運用游戲教學,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預習和討論分析能力,倡導合作共學的教學方法。 (4) 精心設計提問,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 教學用具:8根橡皮繩,多媒體,幻燈片 注重于設計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誘發學生渴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強烈學習愿望的教法,使學生真正愿學、樂學、會學。

3.說學法 由于知識的抽象難懂,教師尤其應注意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應指導學生學會閱讀課本,學會正確讀圖、析圖,進而會繪圖,指導學生運用對比法、聯系實際法等加以理解、鞏固。

4.說教學過程:(兩課時)

我想,一個教師想在教學上獲得成功,首先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形成這部分內容盡管抽象、難以理解,但只要教師運用教學得當,學生還是能夠體會、理解的。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1、學生認真預習“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這部分內容。 2、把課桌椅往后移,騰出半個教室為游戲做準備。

4.1設置情境,引發認知矛盾,激發學習動機 利用學生感興趣的

精子和卵細胞的投影圖片,以問題導入:(1)生物體如何保持其前后代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恒定?(2)精子和卵細胞是怎么來的?它們的染色體與體細胞一樣嗎?引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從而引出受精作用及受精作用和減數分裂的意義。 以問題“何為減數分裂,它與以前講的有絲分裂有何區別”過渡到減數分裂概念的講解。概念可請學生聯系有絲分裂,結合課本減數分裂的概念進行分析,弄清“減數”到底是減什么?減多少?為什么會減?怎樣減?從而提高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

4.2游戲教學,愚教于樂,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課前預習精子形成過程,體會染色體行為變化。上課時先動畫演示精子形成過程,教師幫助整理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等概念,然后開展學生游戲,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 游戲方法:橡皮繩代表紡錘絲,四高(兩男兩女)四矮(兩男兩女)八位學生代表染色體,男女代表來源,身高代表形態,同樣高的兩個男生代表姐妹染色單體,其他也一樣。另外再請課代表做指揮,其余學生幫助糾正錯誤,按精子形成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進行游戲。 游戲結束后請學生課后以坐標圖的形式總結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變化規律。

第二課時 4.3前后聯系,培養知識遷移能力 回憶導入:1、受精作用的實質是什么?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的意義如何?2、什么是減數分裂?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如何變化?請學生畫坐標圖。3、聯系有絲分裂,請學生畫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的變化曲線圖,并與減數分裂的曲線圖進行對比。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進一步鞏固上節課所學的內容。

4.4融會貫通,適當引導,提高分析能力 請學生快速閱讀卵細胞的形成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對比精子形成過程,找出兩者的異同點(學生分析,教師總結)。學生通過對比,進一步鞏固對減數分裂的概念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規律的理解。 投影幾張細胞分裂圖,請學生判斷它們分別屬于什么分裂,是什么時期,要求講明判斷依據(教師注意適當引導)。學生分析后,教師總結細胞分裂圖判斷方法,強化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 投影一些事先精選的習題加以鞏固。

5說板書設計 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

6說鞏固 通過投影一些習題,進一步強化減數分裂的概念及精卵細胞形成過程等重點,易化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等概念、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變化規律及精子形成過程等難點。

高二生物科學教案(精選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內容包括“染色體結構的交異”“染色體數目的變異”以及實驗“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是需要學生了解的內容,教材通過4個示意圖直觀形象地說明了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染色體數目的變異是本節的教學重點,涉及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單信體等概念,其中“染色體組”是本節課的核心概念之--。理解這概念,才能正確理解依據染色體效目變異衍生出的單倍體育種技術和多倍體育種技術。

學習本節之前,學生e經學習了近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即遺傳規律)、減數分裂、DNA的結構與功能以及基因概念和功能的知識。因此,將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的知識結合,能幫助學生構建更為直觀而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助于學生對“遺傳和變異”整體理解,也可為介紹人類進傳病、生物育種及生物進化等知識作鋪墊。

染色體變異發生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是細胞分裂異常產生的結果,因此細胞分裂是染色體變異的細胞學基礎。如果以學生已經掌握的細胞分裂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將會大大地降低學習的難度,并能有效幫助學生從已有知識中構建出新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本節主要的知識點及突破方法

本節教學內容的難點較集中,如染色體組的概念及數目判斷方法,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之間的關系,多倍體和單倍體育種等方面,突破方法如下

(1)染色體組概念:以辨圖、設問、討論和復習的方式理解染色體組的概念。染色體組的概念較為復雜,如果直接講述,學生很難理解其實質。可以從展示男性人體染色體組成自制模型,讓學生回顧同源染色體的概念,然后將人類染色體分成兩組,讓學生觀察并討論兩組染色體組異同點等方式人手,設置一系列的問題情境,通過聯系以前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染色體組的概念。

(2)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概念:通過具體實例概念的辨析和對比,認識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之間的關系。單倍體的概念是教學中的難點。教師可以采用教材中提供的蜜蜂的實例來分析蚱王、工蜂和雄蜂體內的染色體組數目,提出單倍體的概念,并設置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區分單倍體與一倍體,單倍體、二倍體與多倍體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3)單倍體與多倍體育種:用圖解、事例和圖表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多倍體和單倍體育種。二倍體、多倍體和單習是建立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之上的。單借體具有可比性將多低體和單傷體育種放在一-起來學習,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同時,育種的學

(4)染色體結構變異:以辨圖、設問、討論的方式理解染色體結構變異。

(5)“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的實驗:學生先進行實驗設計,制定實驗方案后,第2節課進行實驗操作。二、學情分析

作為高二學生已經學過染色體、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等概念,為染色體組等新概念的構建奠定了認知基礎。前面學習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等基礎知識,為創設問越情境,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開展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可能。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有精情,但學習的主動性不強,使乏深層次的思考.對基本概念、過程和原理往往一一知半鍋,不能靈活遠用所學知識。因此,教學中應設置好問題情境,讓學生觀察動手,思考和討論,適時引導追時啟發和酒時效勵由淺人深,構建染色體組等基本概念

三、教學目標

(一)生命觀念

1.說出染色體變異與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的區別。

2.理解染色體組、單倍體、多倍體的概念、內涵和相互之間的關系。

(二)科學思維

1.舉例說出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在生產中的應用

(三)科學探究

1.體驗科學探究過程

(四)社會責任

1.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學生質疑、求實、創新的科學態度和精神。

2.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會與人交流、尊重他人。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說出染色體數目變異

難點:1.理解染色體組概念

2.理解二倍體、多倍體和單倍體的概念及其聯系

五、教學策略

1.通過多媒體直觀了解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概念、種類

2.通過具體事例、概念的辨析和對比,認識染色體結構變異

3.以辨圖、設問討論的方式理解染色體結構變異

高二生物科學教案(精選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區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2、學習掌握一些安全用藥的常識。

3、說出一些常用藥物的名稱、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學重點: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

教學難點:說出一些常用藥物的名稱、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搜集藥品的使用說明書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 提問的方式,小組討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免疫,知道人體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每個人食五谷雜糧,還是免不了會生病;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一些危急情況或意外傷害,面對這些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第二章《用藥和急救》。請同學們看兩個有關用藥的資料,我們再下結論。

資料1:據統計,我國每年5000多萬病人中,至少有250萬人入院治療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其中50萬人是嚴重不良反應,因此致死的人數每年約有19.2萬人,比傳染病致死的人數還要高出許多倍。

資料2:據調查,我國現有的180萬聾啞兒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藥造成的;我國1000萬聾啞人中,60%-80%也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

教師:當我們遇到一些小病時,如果家長有一定的醫學常識,對輕微病癥的診斷和用藥方法正確,這樣做是可以的。同時又起到節省時間,及時治病的效果。但,俗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在自己用藥的時候,怎樣選擇藥物、如何服用,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效果,避免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呢?我們這節課來探討有關“安全用藥”的知識。

二、講授新課

一、安全用藥

教師: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情需要,在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方面都要恰到好處,充分發揮藥物的效果,盡量避免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所以了解一些安全用藥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我們了解藥物的分類。

(一)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1、學生分析小活動: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些常用藥:草珊瑚含片、阿司匹林、黃連素、紅藥水……它們都是用來干什么用的?

(生分組討論嘗試回答)

這些藥物我們可以在哪些地方買到?

生討論答出:醫院、藥店、醫藥超市等。

2、處方藥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疾病,僅憑我們所掌握的一些醫學常識,不能夠做出病情判斷,也不能決定用何種藥物,這時我會怎么辦?

需要醫生給我們開出藥方,然后按照藥方去抓藥,按照醫生的要求服用。這類藥和我們剛才學的非處方藥不同,我們稱為處方藥,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并按照醫囑服用藥物。

3、了解什么是非處方藥

上述這些藥我們可以不用醫師開藥方,直接去買到,按照說明書使用即可,這一類藥稱為非處方藥,簡稱OTC,非處方藥用于治療一些消費者容易診斷,自我治療的常見輕微病癥。比如,同學們有時覺得自己在發燒、流鼻涕等癥狀,就判斷自己患感冒,便自己去購買一些感冒藥,這種現象在生活中經常發生,也體現了非處方藥的優越性,質量穩定,療效好,使用方便。

(二)藥品的服用

1、教師: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前都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確保用藥安全。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閱讀自己的那份兒《使用說明書》并進行交換閱讀。解讀說明書中的各項信息,然后對教材88頁的問題進行討論,并選一名記錄員記錄你們小組的討論結果。

(1)哪些是中藥,哪些是西藥,你是怎樣分辨的

(2)藥物的使用說明中有哪些信息對于安全用藥是十分重要的?

(3)你能否從使用說明中概括出一些藥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4)關于安全用藥,你還有哪些希望與大家討論的問題?

教師:請每小組的記錄員根據本小組的情況向大家匯報討論的結果。

學生1:我們小組的中藥有……,西藥有……,我們是根據藥物的主要成分來分辨中藥和西藥的。

學生2:《使用說明書》中的作用與用途或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規格、有效期、批準文號、制造單位和注意事項對于安全用藥都是十分重要的。

學生3:藥品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閉保存,避免受潮,藥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分解,甚至發生霉變,影響療效。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給予鼓勵性評價,同時及時糾正某些不正確的觀點,歸納出討論題的參考答案。)

2、對照同學們搜集的藥品說明書,尋找在藥物說明書上有沒有藥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癥、用法和用量、藥片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有效期、生產批號等。

教師補充講解:一般來說藥品的有效期為1-5年,沒有規定或表明有效期一般按5年來算,失效期指藥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其質量不符合國家認可的質量標準和要求,不能繼續使用的日期。

舉例:1、“有效期為1999年7月”指該藥可用到1999年7月31日。

2、“失效期為1999年7月”指該藥可用到1999年6月30日。

我們掌握了以上的常識也是安全用藥的必備,我們購買了非處方藥必須嚴格認真閱讀說明書,按照要求進行服用,而處方藥則必須在醫師的具體指導下方可使用。

二、家庭小藥箱的配備

在生活中,有時候會突發性的出現一些小毛病,如感冒、腹泄等,這時候如果家中早已準備好了那就方便多了,因此家中配備一個科學的家庭藥箱或旅行藥箱,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現在請你設計一個家庭藥箱,在設計時,你首先要考慮家庭中常備的藥物有哪些?家庭成員中是否有特殊情況,這些藥物的保存方法你了解嗎?如何將這些藥物擺放?

學生進行小組設計,設計完成后小組交流。

三、鞏固練習

看誰選得對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處方藥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的藥物

B.非處方藥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因此這類藥物可以隨意服用,不會對身體引起毒性或副作用

C.中藥和西藥是根據其有效成分的不同來區分的

D.無論何種藥物,在使用之前都應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

答案:B

2.當你的家人因腹瀉需要服藥時,你應該選擇下列哪種非處方藥

A.感冒沖劑

B.牛黃解毒片

C.阿司匹林

D.諾氟沙星膠囊

答案:D

3.下列藥物已經過期不能使用的是(假設教學時間為20__年6月1日)

A.生產日期為20__年6月,有效期:三年

B.生產批號為020601,有效期:二年

C.有效期至20__年6月

D.失效期至20__年6月

答案:D

29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风气楼_通风天窗_屋顶风机-山东美创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 薪动-人力资源公司-灵活用工薪资代发-费用结算-残保金优化-北京秒付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高压冲洗车_价格-江苏速利达机车有限公司 | 不锈钢电动球阀_气动高压闸阀_旋塞疏水调节阀_全立阀门-来自温州工业阀门巨头企业 | 大数据营销公司_舆情监测软件_上海SEO公司-文军营销官网 | 低噪声电流前置放大器-SR570电流前置放大器-深圳市嘉士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CCC验厂-家用电器|服务器CCC认证咨询-奥测世纪 | 有声小说,听书,听小说资源库-听世界网 | 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免费查重_中国知网论文查询_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 双齿辊破碎机-大型狼牙破碎机视频-对辊破碎机价格/型号图片-金联机械设备生产厂家 | 气密性检测仪_气密性检测设备_防水测试仪_密封测试仪-岳信仪器 | 蓝米云-专注于高性价比香港/美国VPS云服务器及海外公益型免费虚拟主机 | 青岛侦探_青岛侦探事务所_青岛劝退小三_青岛调查出轨取证公司_青岛婚外情取证-青岛探真调查事务所 | 大_小鼠elisa试剂盒-植物_人Elisa试剂盒-PCR荧光定量试剂盒-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气胀轴|气涨轴|安全夹头|安全卡盘|伺服纠偏系统厂家-天机传动 | 首页|专注深圳注册公司,代理记账报税,注册商标代理,工商变更,企业400电话等企业一站式服务-慧用心 | 橡胶膜片,夹布膜片,橡胶隔膜密封,泵阀设备密封膜片-衡水汉丰橡塑科技公司网站 | 超声波清洗机_细胞破碎仪_实验室超声仪器_恒温水浴-广东洁盟深那仪器 | 识禅_对禅的了解,从这里开始 | 亿立分板机_曲线_锯片式_走刀_在线式全自动_铣刀_在线V槽分板机-杭州亿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紫外可见光分光度计-紫外分光度计-分光光度仪-屹谱仪器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挤奶设备过滤纸,牛奶过滤纸,挤奶机过滤袋-济南蓝贝尔工贸有限公司 | 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刚性防水套管-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意大利Frascold/富士豪压缩机_富士豪半封闭压缩机_富士豪活塞压缩机_富士豪螺杆压缩机 | 烘干设备-热泵烘干机_广东雄贵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wika威卡压力表-wika压力变送器-德国wika代理-威卡总代-北京博朗宁科技 | 泰安办公家具-泰安派格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合肥防火门窗/隔断_合肥防火卷帘门厂家_安徽耐火窗_良万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硬齿面减速机_厂家-山东安吉富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桁架机器人_桁架机械手_上下料机械手_数控车床机械手-苏州清智科技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代写标书-专业代做标书-商业计划书代写「深圳卓越创兴公司」 | OLChemim试剂-ABsciex耗材-广州市自力色谱科仪有限公司 | 展厅设计-展馆设计-专业企业展厅展馆设计公司-昆明华文创意 | 粉末冶金-粉末冶金齿轮-粉末冶金零件厂家-东莞市正朗精密金属零件有限公司 | 无锡不干胶标签,卷筒标签,无锡瑞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悬浮拼装地板_幼儿园_篮球场_悬浮拼接地板-山东悬浮拼装地板厂家 | 钢丝绳探伤仪-钢丝绳检测仪-钢丝绳探伤设备-洛阳泰斯特探伤技术有限公司 | 玖容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气液增压缸_压力机_增压机_铆接机_增压器 | 天津仓库出租网-天津电商仓库-天津云仓一件代发-【博程云仓】 | 老城街小面官网_正宗重庆小面加盟技术培训_特色面馆加盟|牛肉拉面|招商加盟代理费用多少钱 | 浴室柜-浴室镜厂家-YINAISI · 意大利设计师品牌 | 咿耐斯 |-浙江台州市丰源卫浴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