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讀后感10篇
《紅巖》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61年12月首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巖》讀后感,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紅巖》讀后感(精選篇1)
為了讓我學會堅強,媽媽從網上買了本《紅巖》給我看,《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書里寫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事跡。
讓我最敬佩的就是江雪琴江姐。江姐的鋼鐵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還記得當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的時候,她還是那么沉著冷靜,并且還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當時我就在想,在我生病的時候,護士阿姨給我掛水的時候,那時的針打進我的皮膚里,那個感覺是多么的疼啊,但是江姐確可以那么的忍著痛,那是多么堅強的意志啊!想著想著我的眼眶濕潤了,我為了我的軟弱而自卑,為了那些英雄同志的英勇犧牲而哭泣,他們可以為了美好的明天而奉獻自己的生命,而我們呢?
當今,都是獨身子女,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手心里的寶,都是寵著依著的,可是我們有沒有想到我們這么美好的生活是哪里得來的,在面對困難時,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做?至少我讀過這本書后我明白了一點,碰到困難我不能退縮不能再用哭來解決了,要學會堅強,要學會去迎接困難解決問題。
明日的朝陽在向我們招手,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要延續革命先烈的優秀傳統,為了開創更美好的明天而奮斗!
《紅巖》讀后感(精選篇2)
讀完《紅巖》這本書之后,我為政府的無能而感到羞恥。
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中國又陷入了另一種內戰。我們的許多同志先后被抓,“狗熊”們對待同志們就如同飼養員對待畜牲們那樣。江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她是一個重要黨員,她為了保護黨和同志們,忍受了許多的毒刑拷打,最后,光榮就義了……不過最后我們還是取得了勝利!
讀完以后,我不禁感慨:原來我們有這么多好同志啊!江姐忍受那十指連心的痛,也不愿出賣黨和人民。不像甫志高那個大叛徒,禁受不了毒刑拷打,做了漢奸。
我現在越來越覺得他們是縮頭烏龜了。因為之前他們曾多次提出和談,但我們都不答應,其實他們只是想用緩兵之計來騙取我們的信任。我認為,他們與美國合作,根本就是在巴結人家,真給我們丟臉!
江姐說的好:“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在渣滓洞里出生的“監獄之花”是從小看著刑具長大的,她都沒說過怕,我們還有什么好怕的呢?
《紅巖》讀后感(精選篇3)
夜,靜的出奇。我在臺燈下讀《紅巖》。
當我讀到兇殘的敵人把竹簽插入江姐的十指時,我的心收緊,仿佛也看到了江姐那蒼白的面孔,血流不止的傷口,我真痛恨那些“殺人不長眼”的“惡魔”,也替江姐揪心;當我讀到江姐臨行前,從容不迫的穿上紅色絨絨衣,像往常一樣梳理著興發……我被這位你女英雄的氣概深深的打動了。多么偉大的革命戰士啊!為了共產主義的目標,她早把個人生死拋到了九霄云外,他為黨為人民付出了一切。
而我,平時碰到一點兒小挫折,就像縮頭烏龜一樣把頭縮進了殼里。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會呢喃的說:“別費心思了,明天早上問問同學,或看看別人的……”在家里,父母讓我做家務,我總是厚著臉皮——“靠”。靠到最后,父母也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動手。日久天長,我就變得懶惰、膽小、懦弱,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勇氣、沒有信心,在江姐的面前我是多么的懦弱和渺小啊!
書看完了,江姐的話仍在我的耳邊回蕩:“竹簽是竹子做的,但共產黨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革命前輩面對重重困難都無所畏懼,我就更應該勇于拼搏,戰勝一切的困難!
《紅巖》讀后感(精選篇4)
最近,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云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從不畏懼;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與革命;成瑤在共產黨的熏陶下,漸漸成長,懂得處理各種事;渣滓洞的難友們,相互幫助,智斗敵人;白公館的人們戰勝敵人,迎來新中國。
在紅巖里,我最欽佩江雪琴江姐。紅巖開頭不久,江姐的鋼鐵形象就已經在我心中樹立起來。當她知道丈夫犧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樣面對殘酷的現實變得不堪一擊,擦干了淚水,重新站起來了,因為她知道共產黨托付給她的命令還沒完成,要舍小家為大家。而在渣滓洞監獄的生活過程中,她還是穿著那藍色的旗袍,始終以干凈的面貌迎接大家。當敵人拷問她時,她不透露黨的任何秘密,當敵人用竹簽釘她的手指,她堅強地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最后江姐將要犧牲,她也讓大家不要哭。
《紅巖》讀后感(精選篇5)
你以為他們真的從這個美好的世界上消失了嗎?沒有。你們雖然奪走了他們的肉體,卻奪走不了他們燃燒不滅的靈魂。
――題記
是誰?為了國家的安危,沖在最前面;是誰?為了人民的幸福,流盡了鮮血;是誰?即使只剩最后一口氣,也要惋惜地看著這個世界?
是那些革命戰士,他們視死如歸,為國捐軀,擁有著不一般的勇氣。
在《紅巖》中,每一個場面都描寫地淋漓盡致,活生生地浮現在我們眼前,那么刺目,又那么讓人傷悲:江姐被苦刑折磨地傷痕累累,卻任然頑固地一直搖頭,從不屈服,日日夜夜感受著鞭傷的發炎和十指連心之痛;可貴的泉水即將又要被奪走,是他龍光華用生命換回的這口泉水,英勇犧牲;許云峰雖然被關在地牢里,卻從不放棄救同志們出去的念頭,他一點一點地用自己的手指不停地挖出一條秘密通道,結果同志們全部逃了出去,他卻被殺死在監獄中。
紅巖,一個個人物都讓我那么那么敬佩,他們堅貞不屈,為了革命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犧牲了自己平靜快樂的時光,犧牲了和從小養育他們的父母在一起的機會,他們之所以犧牲,是想用他們認為自己微不足道的生命去換回我們大家的快樂幸福,他們身上那種不屈服的精神讓我一生受用,永遠讓我刻骨銘心。
《紅巖》讀后感(精選篇6)
當我第一次拿到《紅巖》這本書時,只是漫不經心地隨意翻了幾頁。沒有精美的封面,幽默的文字,我對它本身沒太大的興趣。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我才草草的看了幾頁。但就是這幾頁,讓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即便愛不釋手,像得到了珍寶一樣。當我一字一句細細品讀完這本書后,才真正懂得了它的價值。
《紅巖》是一本以重慶地下黨為中國人解放而進行斗爭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書中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不屈不撓的江姐,忍辱負重的華子良,具有遠大抱負的劉思揚······這些人都在我的腦海中烙上了深深地印記。
其中我十分敬佩華子良這一人物。他其貌不揚,整天也不說話,一直被特務認為是瘋子,但他真實身份是一名共產黨員。抓進牢里許多年,他從沒對任何人說起自己的身份,一直是孤言寡語。即使同志認為他是特務的.“眼線”,他也不道明自己的身份。一直到故事尾聲,他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完成組織交給他的任務。想想他,我自愧不如。平日我受到一點委屈,就動不動地發火,非把事情弄清楚了才收手。我真該學學他這種隱忍的精神。
“一根,兩根!······竹簽深深地撕裂著血肉······左手,右手,兩只手釘滿了粗長的竹簽······”每每看到這段文字,我便悲憤交加,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特務們使用這種殘忍的手段來折磨江姐,讀者看了都不禁倒吸口氣。可江姐,沒有一絲絲呻吟,更沒有放下自尊乞求敵人,透露情報。特務使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沒有一點點收獲。“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肉體的折磨怎能動搖他們的頑強的意志!
在牢房中,犯人只能吃發餿的殘羹剩飯,甚至不能隨心所欲的喝水。在這種極惡劣的環境下,他們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也許連敵人也不能相信。敵人勸告他們:“你們把情報說出來不就沒事啦。以后吃好的穿好的,哪用得著犯這種罪?”但這些“金玉良言”換來的只是所有共產黨員的冷眼相對。在生活上,那些特務的環境是比他們不知舒服多少倍。但是,在心靈上,共產黨員的心靈是純潔而美好的。而那些特務呢,她們心靈骯臟而齷齪,時刻遭到中國人民的鄙視。
在牢中,有許多有學識的青年,他們及時困在牢中,也無法忘記讀書。他們費盡心思與敵人談判,才擁有了一個破舊的圖書館。革命時代的青年們對于學習是如饑似渴的,他們對于學習擁有無限的熱情。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看見書就厭煩,無聊,跟他們比比,我真是羞愧難當。現在這種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革命斗爭者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
這本書真正讓我讀懂了“紅巖精神”,我堅信這種精神不會消失。我們擁有無限的青春與熱情,是祖國的棟梁之才。我相信,如果祖國陷入危難之中,我們也會像前人那樣為祖國作出貢獻。我十分感謝這本書。
《紅巖》讀后感(精選篇7)
小時候就聽爺爺講過關于江姐的故事,她在監獄里和敵人作出視死如歸的斗爭,個性是她所說的:“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這句話一向深深烙在我心中。正是有了我們偉大的共產黨和敵人作出頑強拼搏,才換來幸福生活。前段時刻媽媽給買了本《紅巖》的書,書中感人的事跡和共產黨員頑強不屈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我懷著十分崇敬的情緒,如饑似渴地讀了三四遍。
《紅巖》描述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云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從不畏懼;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與革命;成瑤在共產黨的熏陶下,漸漸成長,懂得處理各種事;渣滓洞的難友們,相互幫忙,智斗敵人;白公館的人們戰勝敵人,迎來新中國。我最欽佩江雪琴江姐。當她看到自己的丈夫人頭被血淋淋地掛在城門口時,熱淚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慟哭出聲。一陣又一陣頭昏目眩,使她無力站穩腳跟……
但堅強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負擔著黨托付的任務,沒有權利在那里流露內心的'痛苦,更沒有權利逗留。她的腳步,不斷踏進泥濘,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漿,濺滿了鞋襪,她卻一點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著滿懷悲憤,要把永世難忘的痛苦,深深地埋進心底。漸漸地,向前凝視的目光,最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淚水。她深藏在心頭的仇恨,比淚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要求把自己派到丈夫工作過的地方繼續革命。之后由于叛徒的告密她不幸被捕,在渣滓洞里受盡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寧死不屈的精神鼓舞著所有受難的獄友,他們將斗爭的火焰燃燒得更旺,迎之后新中國的解放。江姐作為一名女子,她具備了共產黨員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愛戴這位英雄。
在現實生活中,盡管沒有硝煙,但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沖在第一線的總是我們敬愛的解放軍、共產黨。他們繼承革命先輩的精神,為人類的平安和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生還者,全然不顧自己身處險境。在災后的建設中也到處是他們的身影。他們總是出此刻最危險的地方,洪澇災害、泥石流發生時,戰士們奮不顧身,和時刻賽跑搶救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種英勇事跡處處可見。
我們沐浴著黨的光輝,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想想自己就應怎樣為周圍人作一份貢獻?我們要不怕苦不怕累,從小事做起,關心愛護身邊人。暑假里參加社區舉辦的鏟除牛皮癬活動,天氣那么熱我干得汗流浹背。還有一次,媽媽給我和弟弟每人10元錢去買玩具,在路上看到一個殘疾老人乞討,想起書中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事跡,我趕忙勸說弟弟將錢遞給老人家。大爺連聲道謝,我說:“不用謝,比起雷鋒叔叔差遠啦!”在學校里我竭盡全力幫忙同學,是教師的小幫手。
此刻,我們要繼承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并發揚廣大。正如《少年先鋒隊隊歌》中唱道:“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我們要為建設強大的祖國時刻準備著!
《紅巖》讀后感(精選篇8)
我懷著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話:"用鮮血染紅我們的旗幟",年輕的心就此沸騰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與信仰占領一切的年代!
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云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斗,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令我最為印象深刻的是江姐這一人物,江姐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一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她在渣滓洞集中營被敵人連續多日嚴刑拷打,寧死不屈的精神給那里所有的戰友以無窮的動力。竹簽子釘進每一根指尖,血水飛濺,我們敬愛的江姐沒有發出一點聲音,但她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劇烈的疼痛……是她,一個女共產黨員,平靜地在敵人面前宣布:勝利永遠是屬于我們的!
紅巖精神就象一面鮮紅的旗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為理想和信念奮斗不息。無數個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前仆后繼,用生命和鮮血捍衛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斗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正是有他們的努力,才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在紅巖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紅巖英烈們身上體現出來的愛國精神,讓人為之動容。愛國不是革命戰爭年代特有的精神力量,它存在于每一個歷史時期的,存在于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血液里。愛國也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我們的實際行動。在這和平的'年代里,雖然我們已經無需再像《紅巖》中的革命先烈那樣為祖國的革命事業而拋頭顱,灑熱血,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但新的時代卻給予了"愛國主義"新的內涵。當我們為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而鼓掌,當我們為神舟飛船的飛天而喝彩,當我們為祖國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顯著二感到自豪……"愛國"兩個字已經深深地烙在了我們的心底。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解放戰爭勝利后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正是無數共產主義戰士的前仆后繼,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么叫英勇、什么叫堅貞;安逸的生活,容易使人麻痹了精神。一部厚厚的《紅巖》告訴我們,那段血與火的歷史永遠不該被遺忘。革命者們堅貞不屈,勇于犧牲的精神和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新時代依然是激勵我們奮進的精神力量。先烈們播下了紅巖精神的星星之火,而我們的責任是接過這火種,讓它發出耀眼的光芒。并把這燃燒的火炬傳下去,永遠的傳下去。偉大的英烈們長眠于青山翠柏之間,而"紅巖"的精神將會永垂不朽!
《紅巖》讀后感(精選篇9)
昏暗的牢獄,四周墻面滿是時光留下來滄桑的刀痕,遠方月光透過高高的老鐵窗,落在門角凌厲的陰暗側,斑駁了冰涼的地面。
很安靜,仿佛什么都睡著了,什么都黯淡了,四下只聽的見呼吸交錯沉睡的聲音,像在彼此安慰。然后突然的,黑暗里突然睜開了幾雙眼眸,它們用力撐開沉重夜幕,瞳孔募的反射出奪人的彩芒。
那是黑夜里除去月光,唯一清晰的光亮。
是啊,黎明是來了,但是他們呢?那些善良勇敢而堅毅的英雄們,他們本該站在夕陽下,接受光明的洗禮,他們本該擁有無限無限美好的未來不是嗎?
但是他們沒有,他們為解放付出了所有的愛與熱情,卻也因此失去了珍貴的性命。
劉思楊,一個資產階級出身的三少爺,他原本吃穿不愁家庭富裕,他本來可以去美國留學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他為了他的信仰,他信仰的共產主義,他追求的馬克思主義,他放棄了他原本擁有的一切,他奉獻了他的光和熱。無一絲殘余。
還有江姐,這個明亮堅毅的女子,這個無法讓人不敬佩的巾幗英雄。當那鋒利的竹簽釘進她十指的時候,血如泉涌。鮮紅的顏色,那么刺目,她的雙眸卻亮如星光,傲氣堅定。沒有絲毫淚光。
余新江、許云峰、成崗……一個又一個熱烈如風的青年,卻都在敵人槍下,犧牲了自己。
太沉重,那個黎明的到來太沉重。以至于連我這個無關緊要的看客,都有一種濃濃的哭意,甚至,再也沒敢去碰那本沉甸甸的書。
然后過了好幾年,直到有一天在電視上看到一部同名電視劇時,才想起來這本書。于是又把它翻了出來,再次捧在手上,竟然有一種恍然隔世的感覺。
小心翼翼地翻開封面,我一字一句認真地看了起來,是第一次,以一顆虔誠的心去讀閱一本書。
終于又一次看完結局,我關上書,終于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莫名地。依舊是復雜的情緒,卻不再感到不甘。而是一種被歲月雕琢后的釋然和平靜。
終于理解了。
黨就是他們的生命。無數像他們一樣的偉大英雄,他們的血肉早就融在了一起。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希望,他們如紅日一樣熾熱的心臟,早就匯聚成一個生命。就是共產黨。
他們死去,逝去的是肉體。只要黨還在,心臟就還在,信仰就還在,希望就還在。所以他們不懼畏死亡,不懼畏肉體的'消失離去。
因為他們的靈魂,早就融著黨。永恒不滅。
我凝視著手中的書,有一種敬意緩緩升起。
《紅巖》。多少時光沉積,在它身上留下凝重醇韻。幾寸的距離,卻是千百年都無法穿透的沉厚。
讀不懂他們的人,亦讀不懂它的深蘊。只有一顆真摯希望的心,才足以分享他們的熱血陽剛、堅定的信仰與希望。
才足以分享,它無數歲月沉積下來的凝厚。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上;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
鮮血!
染紅了那塊巖石。